張才奎時期 宓敬田是維權派代表
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事情要再追溯到前任山水水泥張才奎時期。張才奎曾一手把山水水泥從一個虧損的小水泥廠發展到獨霸一方的區域龍頭企業,期間運用了讓職工持股的手段。當山水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張才奎又下發了回購職工股權的文件,企圖以最低的成本掌控山水水泥,拉開了山水水泥股權之爭的序幕。
而在此次股權之爭中,宓敬田屬于高管層的維權派代表。事發從2010年開始,張才奎的兒子,年僅28歲的張斌出任山水水泥總經理之職。張斌上位后,在張才奎的協助下,推行一項重大“新政”,獨攬大權,將物資采購集中統一,張斌的收權行為,讓山水水泥的5位高管無話語權,只能選擇憤然離去。事發2013年2月1日,宓敬田等5名高管集體辭職。
面對高管與員工的股權維權之路,張才奎絞盡腦汁,又于2014年10月,引入央企中國建材成為山水水泥第二大股東。山水投資當時持有山水水泥的股份有30.11%。但中國建材入股山水水泥之后,山水投資所持股份被攤薄至25.09%。中國建材入股后,亞洲水泥斥資9.05億港元在股票市場上掃貨。到2014年12月1日,亞洲水泥已經持有山水水泥20.90%,直逼山水投資的持股比例。而山外有山,亞洲水泥出手力度不足。2015年初,天瑞集團拿出50多億港元,大舉掃貨。到2015年4月短短4個多月時間,買了山水水泥近10億股,持股比例達28.16%,一躍成為山水水泥第一大股東,但還沒有到50%的比例,還不能完全控股山水,山水水泥當時的情形最多屬山水投資、亞泥、天瑞三足鼎立。山水投資與任意一方聯手,就對余下的一方構成威脅。在此種情況下,以宓敬田為維權代表的一方,倒向天瑞,天瑞的山水股權份量如虎添翼。
宓敬田會不會官復原職?
此次宓敬田被革職,12月14日新聞發布會上的言論是不是一個讓他下馬的借口,耐人尋味!在山水股權之爭中,作為一個重要籌碼被天瑞爭取。天瑞控股后,現如今山水發展尚好,而在這個時候革職宓敬田,不得不讓人會多想。正如古人常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縱觀宓敬田在12月14日新聞發布會上的幾方面言論,似乎沒看到他有失職的地方,倒覺得他是一位水泥行業的精英骨干,既有前瞻又有謀略,細到公司的近況,遠到區域行業的規劃,中間的利害關系能細說債務狀況還有與銀行的微妙情節。就這么些數據,也不可能由他宓敬田一個人編造出來,至于山水水泥的近期贏利,是虧是贏,做為副董事長也只是象征性地權威般地如實交待而已,至于宓敬田預計2017年山水水泥會發展成什么樣,就更算不得言論失職了,他說的是利潤目標不低于10億,對于未來,誰都有預測的權利。而身為副董事長,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稿,無論是財務數據,還是文稿措辭,無一不是經過一個身后的團隊精編細寫出來的。這么一位副董事長的發言,被說成是言論失職,耐人尋味。宓敬田被暫時免職了,能不能官復原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