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由于陶瓷研磨體的重量較輕,從做工機理上,其“沖擊力”比其“表面積”的重要性上升了;
由于研磨功能的增強,為適當提高物料流速打下了基礎(注意:對沒有擋料環的球磨機,一般不需要增大磨內流速)。在配球方案上,平均球徑(或段的規格)比原用金屬研磨體要適當大一些,配球級數可以適當少一些,更有利于減少過粉磨、提高粉磨效率。試用初期,可以仍按原有金屬研磨體配球方案執行,然后在使用中逐步加大平均球徑、減少配球級數,尋求其最佳值。對于研磨倉,一般用Ø15mm、Ø20mm、Ø25mm三種規格的研磨體配球也就足夠了。至于在研磨倉使用的研磨體,是球好還是鍛好,這在我們使用金屬研磨體的過去,已經爭論了多年而難有定論,實際上“難有定論”正說明其差別不大。我們大可不必糾結于此,用球、用鍛、還是已經在用的柱球,還是優先考慮其制造工藝和成本為好。
5)由于陶瓷研磨體的重量輕了、平均球徑大了、配球級數少了、靜電效應弱了、粉磨溫度低了,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磨內流速的加快、對磨機通風的需求降低。因此,為了防止磨內流速過快,確保物料有足夠的磨內停留時間,對磨尾排風機的閥板開度要適當關小一些(甚至有個案顯示,需要關小一半左右)。由于各生產線的工況不同,具體在運行中自己摸索。
6)由于陶瓷研磨體重量較輕、表面相對光滑,而且填充率的提高,使球磨機筒體的帶球效果會差一些。試驗表明,球磨機的活化環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活化環的存在更有利于進一步加大研磨體的填充率。由于陶瓷研磨體的填充料更高,為了適應對活化能力的需要,球磨機內已有的活化環有可能需要適當加高、加密;需要說明的是,球磨機研磨倉已有的這種環,有的叫活化環、有的叫擋料圈,名字不同、結構不同、作用也是不同的,在結構上要兼顧活化和擋料兩種功能。
7)由于研磨體的填充率提高得較多,磨頭的進料裝置、一二倉之間的隔倉板、磨尾的出磨篩板,有可能需要作相應的改造,以解決相應的進料困難、倒球串倉、磨尾跑球、出磨跑粗等問題。
特別是中心部位的通風孔,或者是改造篦板縮小面積、或者是補加篩板阻止研磨體的通過。
8)試驗表明,陶瓷研磨體的使用效果,粉磨低標號水泥比粉磨高標號水泥要差一些,臺時產量降的較多、節電效果也差,而且節電效果差也主要受臺時產量下降的影響。試驗同時表明,在球磨機使用陶瓷研磨體后,對物料的入磨水分更敏感一些。這主要是由于低標號水泥摻加的混合材較多,入磨水分相對較大,陶瓷研磨體又大幅度降低了磨內溫度,等于降低了對水分的烘干能力影響了磨機產量。所以,在使用陶瓷研磨體后,要更加重視對入磨物料水分的控制。必要時可考慮引入窯系統的熱風、或加一個簡單的熱風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