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加快水泥行業去產能進程,多個省市地區發布了新的政策文件,其中多有提到有關2500t/d熟料生產線技改升級及退出的時間節點,絕大多數省市地區要求在“十四五”期間退出或升級2500t/d及以下熟料生產線。
山東省2024年底前退出2500噸/日及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日前聯合印發《山東省建材行業碳達峰工作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間,開展低效產能整合退出行動。到2024年,除特種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產線外,2500t/d及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整合退出。
據了解,截至2022年12月31日山東省內共有85條熟料生產線,其中2500t/d及以下生產線13條,包含山東魯泰環保建材有限公司一條利用電石渣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浙江省2025年底前完成8條2500t/d及以下熟料產線減量置換、兼并重組和原廠址拆建
《浙江省水泥工業高質量發展暨碳達峰行動計劃(2022~2025年)》文件要求,研究落實2500t/d及以下水泥熟料生產線整合退出方案,省市縣合力分年度推進。2025年底前完成8條2500t/d及以下熟料生產線減量置換、兼并重組和原廠址拆建。浙江工信廳公布截至2022年底熟料生產線清單顯示:
浙江紅獅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已確認兩條2000t/d生產線原址不擴產拆二建一;浙江上峰建材有限公司日產2500噸熟料新型干法回轉窯生產線產能指標已出讓浙江上峰科環建材有限公司;浙江虎鷹水泥有限公司,日產2500噸熟料新型干法回轉窯生產線產能指標已出讓。
重慶市2025年底前退出單條生產線2500t/d及以下的普通水泥熟料產能
重慶市經信委發布公開文件,明確“十四五”期間水泥行業嚴禁市外水泥熟料產能轉入,鼓勵企業通過市內兼并重組和技術改造等方式退出單條生產線2500t/d及以下的普通水泥熟料產能,不再新增獨立水泥粉磨生產能力。
福建三明2024年底前5條2500t/d技改升級、“上大壓小”
福建省三明市,要求新改擴建(含搬遷)水泥項目要達到超低排放水平,鼓勵2500t/d新型干法窯“上大壓小”,改造為5000t/d及以上,同步達到超低排放水平。
2024年底前,三明金牛、將樂金牛、永安建福、永安萬年、新巖水泥4500t/d及以上熟料生產線有組織排放基本完成改造;永安萬年、金銀湖水泥及福建金牛1#生產線2500t/d熟料生產線有組織排放基本完成改造;同時全市45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窯無組織排放基本完成改造;永安謀成水泥兩條2500t/d新型干法窯完成“上大壓小”,改造為5000t/d及以上,同步達到超低排放水平。
吉林要求2025年底前通過省內產能置換,逐步退出2500t/d以下熟料生產線
吉林《冶金建材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中要求,通過省內產能置換,建設規模4000t/d(含)以上熟料生產線,提高單線規模和能效水平,逐步退出2500t/d(不含)以下熟料生產線。
另據了解,今年4月中旬,吉林省工信廳公布水泥熟料生產線清單顯示,9條2500t/d及以下水泥熟料生產線已通過產能置換出讓,退出項目將隨著新建線投產逐步退出。
江西省2025年底前淘汰2000t/d及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地區的2500t/d生產線
《江西省“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引導有條件的企業采用國際先進環保標準生產,深化開展低碳產品認證,加快淘汰2000t/d及以下普通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利用率較低的地區加快淘汰2500t/d及以下普通水泥熟料生產線。
寧夏回族自治區2025年底前淘汰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
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發改委及工信廳聯合印發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能耗雙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試行)》的要求,將于2025年底前淘汰2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產線除外);2024年底前淘汰2500t/d以下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產線;今年(2023年)年底前淘汰2500t/d以下水泥熟料生產線(不含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產線)、JT窯、直徑3.2米以下水泥磨機(含礦粉磨機)。
根據寧夏工信廳發布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清單,除三條長期停產的特種水泥生產線外共有6條2000t/d及以下熟料生產線,其中包括5條2000t/d熟料生產線和1條1500t/d熟料生產線;共12條2500t/d熟料生產線。
除三條長期停產特種水泥外2500t/d及以下熟料生產線共18條,涉及產能達1245萬噸/年,達到全區熟料生產線的一半以上。按文件要求到2025年前或將有一半以上的熟料生產線被淘汰。
安徽合肥要求2022年底前淘汰25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
安徽合肥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鼓勵按照《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2019版)》,2020年底前淘汰單套粉磨水泥產能100萬噸以下的粉磨設施,2022年底前淘汰25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
據水泥人網了解,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約有5億噸的水泥熟料生產能力需要改造提升。并提出研究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支持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水泥企業并購重組。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推進實施水泥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 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取得明顯進展,50%左右的水泥熟料產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點區域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基本完成改造,全國力爭80%左右水泥熟料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鼓勵企業在超低排放改造時統籌開展減污降碳和清潔生產改造,積極探索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工藝技術,到2025年,完成8.5億噸水泥熟料產能清潔生產改造。
相關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間無論是從水泥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水平還是從設備技術指標、區域產能集中度、產能過剩程度來考量,對2500t/d及以下熟料生產線都是“生死”考驗。從已經發布2022年熟料生產線清單的24個省市地區來看,除特種水泥生產線外在產2500t/d及以下熟料生產線共600多條。
也就是說這600多條2500t/d熟料生產線將在2025年底前通過置換退出或因不滿足能耗、技術、質量、環保等標準要求而被迫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