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揭曉,一批體現自主創新、強國使命的企業和項目受到表彰。中國工業大獎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工業的“奧斯卡”。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河智能”)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項,實至名歸。
山河智能由中南大學何清華教授于1999年領銜創辦,依靠革命性創新產品——液壓靜力壓樁機起步,現已發展為以上市公司——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優秀代表,山河智能以“修身、治業、懷天下”為核心價值觀,以“做裝備制造領域世界價值的創造者”為使命和愿景,先導式創新成果獲得國內外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認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李克強、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視察山河智能,對山河智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創業精神和積極主動的創新精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攻關智能化,賦能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河智能考察時,觀看了智能遙控挖掘機的演示。“就在總書記考察后不久,同款產品實現了批量交付。”山河智能特種裝備研究總院副院長劉昌盛自信地說,“現在只要有5G信號,使用山河智能的智能裝備即可實現跨越千萬里的遠程施工,有效破解了應急救援情況下、高危惡劣環境下的施工難題”。
“智能”已成為山河智能越來越耀眼的標識。目前,山河智能正在全力攻關數字孿生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在電腦里做一個高逼真的數字化樣機,進行虛擬試驗,得出各項數據,應用到產品的研發、生產、施工等環節,使原本可能需要多年的試制時間大幅度縮短,同時還可提升設備的作業效率、降低能耗”,山河智能共性技術研究院院長何松泉介紹道。推動設備數據互聯及能源管理,從個別生產環節智能化提升至整線生產智能化,一系列舉措,讓山河智能的挖掘機、旋挖鉆機最大月產能提升近三成。
品質驅動,打造綠色標桿
多年來,山河智能一直將節能減排、綠色低碳作為主要發展方向,秉持“綠色”經營發展理念,堅持品質驅動,明確管理目標,持續優化綠色供應鏈,構建包括研發設計、生產智造、物流、終端全流程的綠色價值鏈,源源不斷地為全球用戶提供綠色、環保的高端裝備。
另一方面,山河智能依托行業影響力,團結協作上下游產業鏈商業伙伴,發揮綠色供應鏈管理優勢,建立了完善的采購與供應商管理體系,將綠色設計、綠色包裝等指標要求納入到供應商績效管理內容中,以降低環境風險,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全產業鏈企業的綠色制造水平。
在董事長、首席技術專家何清華帶領下,山河智能節能團隊突破了挖掘機多缸交互驅動、回轉流量自匹配、耦合式節能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目前已實現了ES系列混合動力挖掘機和耦合式混合動力挖掘機的批量推廣應用,2015年推廣至今,市場保有量穩居行業前列。在綠色制造的驅動下,山河智能先后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工信部2020年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國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工信部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單位等多個榮譽稱號。
“不抄作業”,堅持先導式創新
在發展的路上,先導式創新一直是山河智能發展的內核。山河智能摒棄了跟著市場走的模式,以前瞻方式先于他人切入市場,給企業帶來了差異化的發展先機。
1999年,何清華教授為了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毅然“下海”創辦山河智能,誓要“將紙上的新東西變成能用的新產品”。同年,何清華團隊自主研制的第一臺液壓靜力壓樁機問世,山河智能的創新之路由此開啟。
對企業發展而言,道路千萬條,創新卻是最難的一條。特別是到了2006年,當山河智能在工程機械裝備領域站穩了腳跟,成功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后,山河人沒有選擇松口氣、歇歇腳,挑可輕松賺錢的“大路貨”項目做,而是堅定走創新這條“荊棘”叢生之路,持續深耕工程機械裝備領域,并向研發難度更高的特種裝備和通用航空等新領域進軍。這往往要經歷更多曲折、付出更大代價。但這對行業,對整個工業發展,都是有意義的。
“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制造業也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里。”未來,山河智能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加碼自主創新、下苦功夫攻克“卡脖子”問題,推動產品升級和應用領域延伸。以更優質產品、更貼心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打開事業發展的新天地,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更多綠色智能技術方案請咨詢:
張總 18910037609
趙經理 1890071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