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表示,煤炭運費崩了,貨車又迎“倒閉潮”!先是新疆,現在又波及到了內蒙古和神木,從神木拉煤炭到邢臺一噸只有175元,拉到邯鄲一噸暴跌到了165元。也許未來是爺孫車的天下,但是現在子母車和單車真的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子母車稍好點,兩個車一趟下來能掙800~10000左右元,但是單車真的是一點利潤都沒有了。
物流市場越來越差了,很多卡友已經堅持不住了。現在貨車的行情 ,已經跌到了最底端。2018年8月的車現在7萬多就能讓您開回家;2020年6月的國六車,現在15萬也能讓您開回家;才開了一年的準新車,現在17萬也封頂了。
正如網友在視頻中所講,訂單減少、運費暴跌,卡車行情低迷,卡車司機也越來越不值錢了。
煤價運費一周跌30-50元
據了解,近期產地煤炭市場延續偏弱運行行情,煤礦整體銷售未見好轉,價格繼續小幅下調。目前市場看跌預期不變,電廠以長協采購為主,化工保持剛需采購,市場煤需求持續低迷,公路運力寬松,中長途運費普遍下行,僅上一周就累計下跌30-50元/噸。
3月下旬榆林煤炭公路運費參考
來源:榆林煤炭行情報告
港口空箱堆積量創下開港29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卡車運輸行業開啟“價格戰”
近期,國內很多港口出現集裝箱空箱的情況。深圳鹽田港碼頭的空箱堆放在6-7層,空箱堆積量創下開港29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南沙港、蛇口港的空箱堆存量也處于高位。相關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集裝箱空置量達到了500萬標準箱,是疫情前同期的兩倍。從原來的“一箱難求”到現在“空箱堆積”,集裝箱市場出現新的“箱”愁。
港口的空箱數量,可以說是司機運費的晴雨表。由于海外市場的消費疲軟,外貿企業的訂單有所減少,所以集裝箱卡車市場也受到影響。為爭取更多的客源,卡車運輸行業甚至開啟了“價格戰”。集卡司機的工資也從去年的15000元左右降到現在的8000~12000元,足足縮水了三分之一。
全國公路貨運量同比下滑5.5%,竟然更加激烈
交通運輸部一則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公路貨運量同比下滑5.5%,河北、吉林、上海、江蘇、湖北等八個省份,降幅一度超過10%。這讓原本就供需失衡的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這也直接體現在收入上。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超過四成多的企業反映收入規模較上年下滑,而散戶卡友們賴以生存的網絡貨運領域,運價下降最厲害,占比36.4%。一方面,油價不斷上漲,各項成本不斷攀升,另一方面,貨源大幅減少,收入進一步降低,可以說,行業內各個領域的卡友的日子都不好過。同時政策端的加嚴也給存有僥幸心理的司機們以當頭棒喝。
開卡車還不如去工廠打工,A2司機不值錢了
此前曾有卡車司機抱怨稱,“開卡車真的活不下去了,還不如去工廠打工!” 。今年甚至出現了大量A2證司機失業的情況。不少半掛司機趴窩沒活干,有活干的收入也大幅縮水。
在各大司機群或者招聘求職網站上,求職的盡是B2和A2的司機,招司機的一旦發出只招一個司機的招聘信息,求職的電話一天幾百個。還有很多車老板賣了車去給別人開車,也有一些貨運小白,盲目地增駕,有的費盡周折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花一兩萬元,費一年半載時間,結果也難逃失業的命運,A2司機越來越不值錢了。
跑車20多年,收入一年不如一年。有司機表示15年前一輛貨車40萬,自己一年賺20萬,兩年還清貸款,一天三頓全上飯館,還能雇個司機給自己分擔一半?,F在買車50萬,一個月只能賺七八千。“全社會工資都在漲,只有我們降!”現在是不敢下館子,全靠自己做;雇不起司機,拉上老婆搭伴;高速不敢上,只能跑國道。
還有大家一直看好的半掛司機現身說法:半掛車落地價大概在40萬-60萬不等,運費6000元/單,一月有8到10趟,月供是1萬多,吃飯加油,跑長途要多雇個人輪流就要發工資,剩余大概就是4萬元。一輛卡車的壽命大概5到6年就要賣了,車況很好,賣的時候是15萬,折損是35萬,分攤到每年大概就要6到7萬,其實一個月的利潤就是3萬。然而能夠這么理想地掙下年薪30萬的都是狠人。“一年365天,至少280天得在車上那種,都是辛苦錢。我就開了2年,睡眠不足、腰椎間盤突出、胃病,實在受不了,請了司機開,一身病換了70萬。”
所以有人感嘆:“月入3萬不如打工!”也有很多人離開了運輸,轉行,去開工程車、進廠當螺絲釘、回家種莊稼、盤個鋪子開開小賣鋪。“干啥都好,別讓我回去開卡車了,脫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