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湛江區域一水泥經銷商通知稱,2023年2月3日海螺水泥高低標號水泥各漲20元/噸,上調后湛江海螺M32.5袋裝水泥報價445元/噸。
同日,華潤水泥通知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從2月3日0時起,公司湛江區域全品種袋裝水泥上調20元/噸。
源頭不同、品牌不同、價格相同,水泥開始“去差異化”
據市場反饋,華南區域節后第一波價格上調是從廣西區域開始的。廣西桂林一經銷商通知稱,2月3日從豐牌、海螺牌、云峰牌、魚峰牌水泥含稅報價,桂林區域M32.5水泥270元/噸,P.O42.5水泥報價310元/噸。龍勝區、資源區、三江區M32.5水泥報價280元/噸,P.O42.5水泥報價320元/噸,15噸以上發車,量大從優。
從上述通知可見,該經銷商針對相同區域一線品牌報價與其他品牌價格一樣。“從豐”是貴州的,“云峰”是湖南的,“魚峰”是廣西的。源頭不同、品牌不同,只是標號相同,區域相同就報價就一樣了。
同期,陸路川縣力源建材有限公司通知稱,根據現時市場形勢,本廠生產的袋裝及散裝明威牌、桂海牌水泥從2月1日8時起,出廠價統一上調20元/噸。
據了解,前期發布調價通知的企業僅上調了包裝水泥,散裝水泥價格未做調整,這也預示著隨著市場回暖散裝水泥也可開始預熱了。
近來針對華南地區開年即漲的行情行業分析人士眾說紛紜。但是水泥價格并沒有因不同的觀點而停止波動。
停產130天,廣西延長停產時間
對于為什么領漲的是廣西區域,而不是水泥消費核心市場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廣西區域一家龍頭企業的銷售經理表示,近兩年廣西區域新建產能陸續釋放,今年相比去年錯峰生產的天數有所增加,全年計劃停產130天以上,其中1季度50天,二、三季度 30天,四季度再停20天。對于延長停產時間,絕大多數企業持贊成態度。
某一線品牌市場負責人對水泥人網表示:“目前行情,稍有不慎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為了行業利益,大企業還是要吃些虧,讓出一部分市場的。”
2022年幾乎全年都在打價格,搶市場份額,“打”得全行業利潤下滑。遵循水泥行業企業“打打談談,談談漲漲”的規律,2023年是到了談和漲的階段。
相關市場人士對水泥人網表示水泥行業一直在根據市場情況自己調節,“價格戰”打到大家都沒利潤的時候就坐下來談,談完了水泥價格就能漲上去一些,漲到丟客戶了,再開始“打”。
2022年8月份,新疆博樂上峰水泥價格降了又降,PO42.5散裝水泥報出180元/噸的價格,創造了全年行業最低價。相關市場分析人士表示,180元/噸的價格肯定要虧本,之所以這么干,無非是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不僅在博樂地區,2022年在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現象。部分企業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報出了區域最低價。各大企業各自為戰,互不相讓,各區域的龍頭企業之間默契度也較前幾年下降很多。
中國建材老董事長宋志平曾倡導大企業放棄短暫利潤,在水泥行業帶頭實行錯峰生產,主動出讓一些市場。此舉也令水泥行業走過了一個相對繁榮的時期,即使是曾經被稱為“巨虧”的水泥企業也受益于中建材的“大格局”獲利頗豐。
也正因如此,過剩嚴重的水泥行業才沒有持續走下坡路,提前進入“肉搏戰”的時代。所以中國建材老董事長宋總對水泥行業的貢獻不僅僅是將各區域市場的價格戰火的熄滅,更是將中國水泥帶向了行業利潤最好的年份。也讓水泥行業一些優秀的民營企業跟上了時代,成為國企央企的一部分。
2023年是否還會延續以往規律,又有哪家“領袖”企業能引領行業趨吉避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