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貴州臺泥160元/噸的水泥推向市場后,在整個水泥圈里“炸鍋了”,引起了當地各大水泥企業的高度重視。市場上有消息稱,“海螺要聯合紅獅,不許經銷商去拿臺泥的貨。還有消息說海螺和紅獅安排經銷商要包銷臺泥的低價水泥,然后打包再賣。也有說紅獅已經不跟海螺‘玩’了,開始準備新一輪降價。”
雖然以上消息沒有得到企業證實,但是臺泥的低價水泥沖擊了當下市場,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質疑臺泥160元/噸的水泥在成本價以下,賣一噸虧一噸,那160元/噸的水泥到底賺不賺錢呢?
據水泥人網了解,臺泥水泥在成本控制上有統一且嚴格的要求,采購項目多由臺北總部審批,且在煤耗、電耗方面有極高的要求。貴州某品牌水泥銷售經理對水泥人網表示,近年來貴州區域內價格一直不高,多數企業以外銷為主。各企業基本都有外銷的目的地,而且大多都有簽長約合同。貴州臺泥報價160元/噸,并非低于其制造成本出貨。通常企業噸熟料成本可以控制在140元左右,內控較好的企業水泥配比70-75%熟料。也就是說160元/噸的水泥是盈利的,并非低于成本價傾銷。
貴州臺泥某經銷商對水泥人網表示,“只有在臺泥開過戶的經銷商才能從臺泥工廠拉出水泥,臺泥也這個時候不再給開新戶了,貴州臺泥近幾天限量供應,排隊現象嚴重,排兩三天才能拉出水泥。”
低價水泥引發骨牌效應
160元/噸的報價遠低于全國市場平均價,而且多銷往周邊云南、貴州、重慶、四川區域。也有經銷商通過鐵路、航運等方式運至水泥消費核心區域長三角和珠三角市場的。但是,近期各區域市場需求都出現“疲軟”現象,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市場價格跌了100元/噸左右,貴州區域外銷量也有所減少,出現跟降現象也屬正常。銷量所限,多數企業都為了平衡產銷而下調水泥價格。
據水泥人網了解,主要品牌企業多與開戶經銷商客戶簽定長約,對部分經銷商是有一定保護價的。如果出廠報價太低,出現諸如此前長三角經銷商講的水泥利潤在路上就已經“縮水”,沒到位就已經虧本了的情況,經銷商會放棄與企業的合作,這樣丟失客戶得不償失,所以絕大多數品牌水泥不會因小失大,將價格一降到底的。但也不排除個別經銷商或粉磨站企業趁機低價出貨,或趁價低時購入臺泥水泥換包裝后銷售,以趁機賺取差價。
從其他各區域近期市場行情來看,近幾日安徽宿州、亳州多地因主要水泥市場需求不濟,加之周邊地區跌價帶動,水泥價格下調10-20元/噸;
湖南長沙地區部分品牌水泥價格下跌20元/噸,累計下跌90元/噸;郴州地區部分品牌水泥價格大幅下跌50元/噸,調價后P.O42.5散裝水泥市場報價300-360元/噸。
湖北襄陽地區水泥價格下跌20-30元/噸,外來水泥持續低價沖擊,襄陽地區水泥價格陸續下跌。
浙江金華地區水泥價格下跌50元/噸,42.5散裝工程配送價格在500-570元/噸;
福建福州、三明地區市場需求疲軟,廠家庫存高位,大比例供過于求,競爭激烈,水泥市場報價再次下跌20-30元/噸。
廣東潮州地區受高溫雨水天氣影響,加上外來低價水泥對市場的沖擊,致使本地水泥銷量不佳。主流品牌P.O42.5散裝水泥下跌35元/噸,近兩周累計下跌為65元/噸。當前市場價格為410元/噸附近。
據水泥人網了解,近期長三角和珠三角價格連續下跌逐漸放緩,北方京津及周邊地區開啟夏季錯峰,水泥價格暫穩。而南方多地或受貴州區域低價水泥影響,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福建等多地水泥價格紛紛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