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泥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部分地區水泥價格扶搖直上,而有些地區水泥價格跌至谷底,全國水泥市場的“價格戰”、“搶人戰”、“產能戰”硝煙四起。
全國水泥“價格大戰”開啟
1、同區域價格戰:在部分區域市場,外來水泥沖擊成了價格戰的導火索。同一區域不同企業報價差距從40~260元/噸不等,其中內蒙、西藏、云南、河南、江西、黑龍江、山西、浙江、江蘇等21個省、自治區同區域內價差均在100元/噸以上。在湖南懷化市場,低成本龍頭企業永州紅獅水泥以絕對優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而區域內其他企業稍顯遜色。為搶奪區域市場,海螺、華新、南方等企業陸續加入激戰,各企業間差價高達100元/噸以上。
2、跨區域價格戰:貴州區域低價水泥主流銷售方向為云南、四川、重慶、廣東、廣西、湖南以及河南、浙江、江蘇等外省市地區,所到之處報價皆低于當地市場價20-50元/噸,引得區域內戰火紛飛。諸多被沖擊區域水泥企業表示很受傷。
東北區域低價熟料順水而下,運抵沿江沿海區域。華南珠三角區域、華東長三角區域等受其影響較大。內蒙、寧夏區域出廠價180-300元/噸之間的水泥和熟料對于京津冀以及陜甘區域的沖擊從頻頻到站的專列集裝箱可見一斑。
海螺水泥某經銷商表示,跨區域市場對中小客戶到位價可讓利40元/噸以上,大客戶難度攻破比較大,報價可隨行就市逐步推高,最終穩定在與當地市場差價20元/噸左右即可。
各大水泥廠 “搶人”大戰
水泥行業的人才之爭,多集中在技術工種、企業規模、所屬區域、薪酬標準之間。水泥生產企業中存在不同的工種,從近期各企業招聘信息可見,招聘人員相對較多的工種為一線崗位,而部分管理崗、技術崗因要求較高,適合者少有,多交由獵頭公司從同行企業中“挖人”。此前,某公司生產副總因企業發生安全事故而引咎辭職,一時間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員來頂替其崗位,后委托獵頭公司從同行業企業內高薪“搶人”。
此前有部分水泥企業技術型人才被設備企業高薪挖走,或是自己創業成立公司離開水泥企業的。也有部分企業中層管理人員被同行企業以高薪,高職位挖走。
水泥廠排隊“打架”
在江西一家水泥廠散裝水泥放料處,兩名拉貨司機因排隊次序問題,引發口角糾紛,在相互爭執中雙方情緒激動,一個被打了一拳踢了幾腳,另一個眼部被揮了一拳。
在湖南某水泥廠袋裝水泥排隊處,一家經銷商老板和另一家代理經銷的物流司機大打出手。企業管理處報警后才制止了一場流血事件。
水泥市場是剛需,越是到旺季,越是排隊,不僅水泥車排隊,銷售大廳室門前也排長隊,打架現象時有發生。
水泥廠新建產能之爭
據水泥人網此前報道,多區域通過減量或等量置換方式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因部分生產線的新建影響到周邊企業或周邊群眾的生產和生活不被認可,多有投訴、舉報發生。
永州紅獅生產線新建之初因批建項目涉嫌批小建大,被當地企業和行業協會多次投訴。還曾因當地一家同行企業偷拍生產線建設進度與現場管理人員發生沖突。直至2017年7月8日被舉報了8年,協調了8年的永州紅獅水泥,終于修成“正果”正式點火。

永州紅獅、貴州茂鑫、江西鷹鵬、景谷紅獅、云南尖峰.. ...幾乎每一條新建生產線在建設之初都有遭遇過周邊村民以及相關機構不理解的時候。也有部分生產線在立項初就因同行企業強烈要求或相關政策不允許被叫停的,還有在聽證會后被叫停的。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嚴重,每一條新建生產線都是區域同行企業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如紅獅水泥、海螺水泥之類的低成本龍頭企業,所到之處皆引起一片”恐慌“。
由于今年水泥市場環境一般,再疊加“協同”不太和諧,各地水泥企業之間的“價格戰”、“人才戰”、“產能戰”時有發生,在這場分分合合的亂戰中,水泥企業的競爭力到底提升了多少?水泥企業的創新,社會責任又有多少提升,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