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6日,江蘇南京溧水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溧水區天山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投入使用情況。該項目將生活垃圾中可燃物作為水泥生產的燃料,每天可處理500噸生活垃圾。該項目也是全市首個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項目。
在天山水泥窯中控室,一車車塑料袋、廢紙巾等其他垃圾被倒進卸料平臺,通過傳送帶運輸到分揀機、破碎機等,進行粗破、細破、篩分、風選以及脫水等工序,將可燃物、廚余物、金屬進行分選。
分選后的可燃物再進入儲存池,送入水泥窯爐高溫燃燒,代替煤成為生產水泥的燃料。而廚余物將與滲濾液制漿進行厭氧發酵,制成沼氣和肥料。
“處理過程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平均每處置4噸可燃物可節約1噸煤。”中材國際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溧水生活垃圾項目總設計師嵇磊說,利用水泥窯處置生活垃圾優勢明顯,確保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原則,同時協助企業綠色轉型。

可燃物焚燒后產生的固廢將與水泥熟料一起制成水泥成品。同時,可燃物在高溫燃燒中產生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氯化氫等,將被水泥窯堿性環境所吸收。整個處置過程中不對外排水,處置完成后的合格中水全部用于廠區綠化澆灌和道路噴淋降塵。
溧水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投入使用,為溧水生活垃圾末端閉環處置又增加了中堅力量,能夠滿足全區對各類垃圾分揀貯存、處置等需求。目前,溧水區廚余垃圾、餐廚垃圾末端處理設施每日可分別處理40噸、50噸,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運處置實現全覆蓋,所有餐廚廢棄物均經過無害化處理。對于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當地已建立了居民生活物品分揀(貯存)中心,對居民大件垃圾進行拆解分揀、分類貯存、分類處置,有毒有害垃圾實行暫存并妥善規范化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