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在對輔料堆取料機實現了智能化改造以后,實施的又一個重點智能改造項目。今天開始試運行,整體而言,試運行效果良好。”東華水泥供料車間主任彌書軍說。
東華水泥在淄礦集團支持下,同阿里云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聯合成立山東東華智能制造研究院,全力研發全國首個水泥“工業大腦”。此舉旨在激活企業自動化、信息化建設中積累沉淀的大量數據,用數字賦能傳統產業,讓數據產生價值。
通過將大數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融入生產,從磅房的無人值守到供料現場系統的自動布料、取料,再到水泥“工業大腦”的上線運行,生產線的智能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在節能降耗的同時,東華水泥提高了現場設備的穩定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節約了人工成本。
2020年以來,該公司熟料產量同比增加13.41萬噸,噸熟料綜合電耗、標準煤耗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1.24%、5.15%,標準煤耗、綜合電耗、單位產能利用率達到了行業先進水平。
“在各個生產環節的智能化升級改造逐步跟進的同時,我們將‘智能’對準了公司的粉磨技改項目。”該公司副總經理徐路說。為進一步提高企業縱向延伸能力,打通“綠色數字礦山→熟料→水泥→商混→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該公司開始對水泥粉磨系統進行技改升級。
據了解,水泥粉磨技改是采用當前國際領先的水泥粉磨工藝技術,將在線分析自動控制系統、水泥生產專家優化系統、無人自動計量核算系統、物流自動管理系統等7大系統融為一體,打造了智能水泥粉磨車間。技改升級后,可以通過個性化設計,生產滿足不同工程需求的差異化水泥產品,最大限度減少土建工程水泥用量,并且水泥磨噪音控制、粉塵排放、臺時產量、綜合電耗4大指標,不僅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還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粉磨技改項目的規劃建設實施,共完成山東省工信廳科技創新項目1項,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立項項目立項科技項目3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5項,為建成智能水泥粉磨標桿工廠提供了根本的保障。”該公司副總經理鄧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