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20-12-07 15:17:16 來源:云南日報

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學浙江 找差距 增動力”啟示錄

  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也是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十多年來,浙江全省上下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全省域作為一個大花園來打造,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變“盆景”為“風景”,變“風景”為“錢景”,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打造出一幅“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堂、一線一風光”的美麗鄉村振興新圖景。

  12月3日,云南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學習考察的第一天,就來到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和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村魯家村,學習“兩山”理念如何引領浙江走出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的實踐經驗。

  守護 人與青山兩不負

  初冬的余村,游客不減,生機勃勃。人們最愛“打卡”的地方有三處:一是村口那塊鐫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紅色大字的石碑,二是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余村時開會的會議室,三是今年3月底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5年再次來到余村時所參觀的農家樂“春林山莊”。

  “15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今年,習總書記再次來到余村,就好像又給我們送來了一個‘大紅包’,讓我們更有信心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啦!”余村第一個農家樂“春林山莊”的老板潘春林開心地說。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余村炸山開石礦、辦水泥廠,雖賺了錢,但環境污染嚴重。面對遮天蔽日的粉塵和多發的安全事故,余村人決心關停礦山和水泥廠。可未來究竟路在何方?余村人十分迷茫。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余村調研,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鼓勵余村走綠色發展之路。從此,村班子帶領村民封山護水、拆除違建、綠化村莊、美化庭院,動員村民發展生態旅游和農家樂。

  “以前,我一去礦山跑運輸家人就提心吊膽?,F在,一家人在漂亮的村子里開農家樂,能比過去多賺幾十倍。”潘春林是余村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再到“賣服務”的見證者。如今,“春林山莊”客源不斷,潘春林還和村里人一起經營旅行社、旅游車隊和布草洗滌公司,成了致富帶頭人。

  守住“綠色發展”這一支點,余村人不斷煥發鄉村振興的新氣象。如今,以村民章蘭芝家“綠緣客棧”為代表的民宿2.0版本,也在余村萌芽了。落地玻璃的陽光房、慵懶休閑的大露臺……渾身透著設計感的“綠緣客棧”,具備了“網紅”民宿的特質,與村里傳統的農家樂形成差異,節假日800元一間都“一房難求”,一年能掙40萬元。從設計到經營理念的轉變提升,這一切都緣于章蘭芝從大城市回到鄉村的設計師兒子胡斌。近年來,余村的蓬勃發展,吸引了許多像胡斌這樣有才華、有見識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放眼浙江,農村“歸雁計劃”正在積極推行中,各路人才紛紛被吸引返鄉投身鄉村建設。開民宿、做導游,打開庭院展現村莊文化,開啟直播營銷當地特產,人才的回流帶動了產業的創新,昔日的空心村重新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激情和活力。

  從生態覺醒到率先啟航,再到加速蝶變,余村本沒有名勝古跡、絕美山川,靠著“兩山”理念的引領,修復生態、營造“農家味”,書寫出一份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當下,云南決戰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效,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和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更需從余村的故事中汲取信心與力量,全力守護好這方綠水青山,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轉化 用創意“點綠成金”

  綠水青山如何變為金山銀山?建設美麗鄉村的“模范生”魯家村,用一輛小火車串起了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做好了拓寬“兩山”轉化通道這篇文章,成為美麗鄉村的中國新樣板。

  2011年的魯家村還是一個沒有特色、沒有產業、留不住人的“空心村”。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家庭農場”,新上任不久的村“兩委”班子立刻把心動化為行動,赴臺灣學習取經,立志在魯家村建設家庭農場集群。

  在村“兩委”帶動下,魯家村一眾鄉賢湊出300萬元啟動資金,請設計公司對整個村子進行村莊環境規劃、產業規劃和旅游規劃。繼而,憑借這3份規劃,村“兩委”游說四方招商引資,費盡心力后終于開建起18個特色各異的家庭農場,并用一輛觀光小火車將它們串聯起來,將魯家村打造為一個“有農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魯家村的集體經濟收入、農民人均收入均呈現出逐年上揚的幸福曲線。

  魯家村的成功實踐,是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一次大膽創新,解讀其發展模式,可為云南省大型農業園區或村集體主導下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提供很多啟示。

  規劃引領做好頂層設計。魯家村不惜重金聘請專業團隊,按4A級景區標準對全村進行規劃。先期設置的18個家庭農場,分別以野山茶、特種野山羊、蔬菜果園、綠化苗木、中草藥材等為主題,沒有一家重復,且為做大白茶、花卉等綠色農產業奠定了基礎。

  架構科學保證持續發展。魯家村“公司+村集體+農場”的經營模式,讓農田變農場、小村變景區、村民變股民。他們與當地知名旅游企業共同投資組成了農業發展公司和旅游公司,前者負責運維田園綜合體的各個場地,后者做好營銷吸引客源。之后又成立了鄉土職業技能培訓公司,為村干部、創業者、就業者提供鄉村旅游培訓。

  合作分紅調動積極性。魯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機制,村集體、旅游公司、家庭農場主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利益分配,村民再從村集體中享受分紅,確保了各方的積極性。

  在浙江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了“無中生有”一詞在之江大地使用的頻率很高。了解了魯家村的故事后,才明白為何這個詞總是被當地人自豪地提及。無文化資源、無產業支撐、無山水風光……沒有“先天優勢”,卻能“后發制人”。魯家村,正是憑借“無中生有”的創新精神,搬山、造水、串景,壯大集體經濟,把“含綠量”點化為了“含金量”。

  融通 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2018年,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浙江“深入總結經驗,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多年來,浙江積極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勇于嘗試、大膽創新,為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輸出了許多明晰的思路和務實的舉措:

  一張藍圖。踐行“兩山”理念,浙江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把“千萬工程”和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龍頭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實現從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升級版的邁進。

  規劃引領。浙江省制定出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把全省農村作為一個大景區、大花園來規劃統籌、整體推進、分類施策、因村制宜,把“盆景”變為“風景”,實現鄉村整體美、城鄉全域美。

  突出特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絕不能搞單一模式、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而是要立足實際做好產業文章、特色文章、改革文章、優勢文章。近年來,浙江各地涌現出土地綜合整治型、舊村特色改造型、拆遷重整型、旅游帶動型、產業融合型等多種鄉村振興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大膽創新。為解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用地難、用地貴問題,加速鄉村三產融合發展步伐,浙江省借用工業“標準地”概念,推出首個農業經營性項目“標準地”,即拿出用地指標,作為以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的休閑農業、農業科技服務、農產品營銷服務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項目建設用地。這一政策創新,減輕了農業主體資金壓力的同時,還盤活了閑置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了增收。

  成果共享。安吉縣余村正在分批推進“推倒自家一堵墻,共賞院內一方景”的庭院開放示范工作,讓手工藝品、農特產品更快融入“共享經濟”,讓更多人共享發展紅利。更重要的是,類似余村、魯家村這樣的先行示范村,也基于“推墻共享”的理念,不斷將自己的成功經驗輸送向全省甚至全國,讓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成為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畫卷。

  15年來,浙江通過守護、轉化、融通,讓“兩山”理念從新思想新理念、變成了新常態。

  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云南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這“三張牌”,為的就是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的鮮明底色。

  學習浙江、尋找差距、增強動力,將“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大膽創新突破,云南正當其時。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