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材工業屬于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料工業,它的發展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房地產就是以建材工業為基礎的。當然,建材工業也會涉及環保、高科技行業領域,取決于不同的建材類型。水泥工業作為整個產業發展蛻變的一個“點”,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建材大體系的創新與變化。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建材工業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行業體系,水泥、陶瓷、玻璃、玻纖等多種建材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全行業實現收入5.3萬億元,利潤4600億元,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設施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國水泥行業就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水泥的發展之路。近20年,我國水泥工業呈現出飛速發展態勢,從“跟跑”、“并跑”邁向行業“領跑”,尤其是在水泥工業生產線集成等技術方面已經居于全球前列。
通過智能化控制,水泥粉磨、生料制備、煤粉制備應用在線激光粒度分析儀,為粉磨工序專家控制系統提供科學的控制依據,高效實現以在線設備診斷系統為主,配合生產運行實時數據匯總、分析,以此對水泥企業各項生產、庫存等業務進行全面動態管理。
物聯網逐步滲透的大環境下,建材市場的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新業態,即打造建材信息互通共享平臺。建材商家在與企業合作了以后,經營規模可以從單品擴展至多品,從多品擴展至全品,經營數據變得清晰可視,商品毛利也提高了。在網上搭建自己的建材商城后,客戶轉化率也逐步提升。
從中國市場來看,水泥行業“兩超多強”競爭格局已顯現,龍頭集聚效應明顯。“兩超”指的是中國建材集團、海螺水泥,“多強”包括臺泥水泥、金隅集團、華潤水泥、紅獅集團、山水集團、亞洲水泥、天潤水泥等。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前十大水泥企業的集中度已經從2012年的51%提升至2018年的57%。
有專家指出,在構建一個線上與線下、物理與數字高度融合的萬物互聯智能世界在建材行業的投射,就是通過集成化、數據化、互聯化、智能化的服務平臺,促進傳統建筑模架、建材行業細分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以此改善用戶體驗,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綜合來看,國內建材工業產業鏈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大,亟需利用云計算、大數據、5G通信、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改造傳統建材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展望未來,水泥工業原材料采購、營銷、倉儲、物流、服務等各個方面,有望實現智能化全覆蓋,再加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水泥工業的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