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的召開也為下一步頭門港與紅獅控股集團業務合作推進工作明確了方向。
2019年8月《臺州日報》報道
五年確立在臺州港的核心地位
——關于頭門港區建設的思考
楊禮平 何 可
年初,臺州市五屆三次黨代會提出,以頭門港區為龍頭,加快臺州港區資源整合、功能提升,爭取設立綜合保稅區,年內實現臺州港全面開放,創成臺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頭門港區已有一個5萬噸級碼頭、2個在建7萬噸級碼頭。3月28日,頭門港1200萬噸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框架協議成功簽訂。還有2個5萬噸級碼頭項目正在洽談中,頭門港區開發建設到了快速發展的時候。經五年努力,至2024年,頭門港區吞吐量有望實現2000萬噸至3000萬噸,真正確立臺州港核心港區地位。
一、頭門港五年后吞吐量展望
頭門港是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的重要港口物流島和能源資源儲運基地,綜合考慮寧波港運能外溢,金臺、浙贛鐵路沿線貨物需求,頭門港二期碼頭專業設備上馬、水鐵聯運、水水中轉、對外開放等因素,結合市場需求預測主要貨種有:
煤炭。考慮金華、衢州及江西部分地區需求,預計五年后,頭門港煤炭年吞吐量近千萬噸。
糧食。頭門港5-7萬噸級碼頭適合國際主流的糧運船只。從臺州及周邊現有需求,利用金臺鐵路與衢州地區糧食市場合作互動,拓展麗水、金華至閩、贛、皖部分腹地。頭門港正在招引專業糧貿企業建設糧食專用碼頭和糧食筒倉,從東北進玉米等貨種供腹地飼料糧需求,有望實現年吞吐量超200萬噸。
鋼材。頭門港鋼材主要面向永康、武義、磐安、縉云及臺州市區、天臺、仙居、三門等縣市,年耗工業用鋼和建筑用鋼總量近千萬噸。頭門港鋼材轉運量有望在五年內達500萬噸,可建專用碼頭。
液化品。LNG接收站一期項目五年內預計完工達600萬噸。另外,現正就規劃液體散貨區與專業公司洽談液化品、成品油2個專用碼頭建設,立足頭門港醫化園區及省內外需求,充分發揮獨立航道通航限制較少,島上罐區封閉安全等優勢,開展海鐵聯運國內分銷,拓展海上加注業務。預計液體散貨區2個碼頭建成后,年吞吐量達500萬噸。
汽車。頭門港周邊,現有吉利汽車頭門港基地和路橋基地,以及鄰近的溫州威馬汽車、金華永康眾泰汽車。2018年車輛運輸車新規實施后,商品車海運成為必要。目前浙江只有寧波梅山和頭門港2個商品車滾裝碼頭,梅山碼頭主營寶馬汽車進口,現已基本飽和。頭門港目標開通至大連、廣州、欽州和長江的汽車對流航線,結合部分火車對流,可將各品牌汽車及零配件集聚到頭門港區,建立浙東南汽車分撥中心。加上臺州是全國首批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預計頭門港區進出汽車五年內可突破20萬輛。
一般散貨。金華衢州地區水泥產業有大量水渣、礦粉需求,頭門港目前在談進口水泥項目就達500萬噸;因環保要求,浙江黃沙開采基本停止,外進需求增加,預計吞吐量可達200萬噸。
集裝箱。頭門港口岸開放后將在集裝箱業務上重點突破,對現有碼頭進行集裝箱功能改造,從喂給港做起,結合汽車進出口、冷鏈、糧食、LNG罐箱等貨種,開辟專用航線,五年內有望突破年10萬標箱。
二、頭門港港口建設優勢分析
交通完備。頭門港二期兩座7萬噸級碼頭將于2020年投運,金臺鐵路頭門支線將于2020年貫通,港區周邊金臺高速、沿海高速、351國道、224省道公路干網全面形成,路橋機場近在50公里內,頭門港將迎來物流能力全面爆發。
政策利好。“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擴大對外開放、擴大內需、消費升級、藍天保衛戰、多式聯運等國家戰略實施,頭門港港口建設迎來大好時機。浙江省實施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臺州市建設現代化灣區等,頭門港區要借勢盡快提升吞吐量,產生規模效應,形成港口物流習慣線路;合理布局后續項目,保障港口持續穩定發展。
區位優良。頭門港處于長三角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交集,區域經濟強,工業、貿易、消費發達;頭門港區內核心腹地,擁有汽車產業園和國家級醫化基地,產業層級高。
空間充足。港口規劃碼頭岸線總長約28.7公里,可建設各類生產性泊位84個,年設計吞吐量達1.61億噸。頭門港開發區已有萬畝產業分布,還有可用土地超萬畝,北部紅腳巖區塊有可開發面積超萬畝;港區南北兩塊近期可圍墾面積超7800畝,西側還可圍墾物流區塊約6000畝。廣闊的發展空間是頭門港最具潛力的要素。
三、頭門港近期發展重點
一要完善服務功能。至2023年,建成金臺鐵路頭門支線二期連島(港前站)、各碼頭鐵路專用線,打通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建成疏港公路4車道復線、環島公路,顯著提升疏港交通能力;實施進港航道拓寬工程;實現口岸開放,建成港口支持岸線,實現貨輪進出港及通關、補給方便高效。
二要提升運營水平。全面融入全省港口一體化,積極承接寧波港產能溢出,主動接受上海港輻射,在港口經營精細化和專業化上做文章、求突破。憑借金臺鐵路連接內陸,發揮海鐵聯運優勢,拓展江西、安徽、兩湖等腹地。前期可依托中鐵加侖全國16個LNG物流園,利用LNG專列加掛車廂,進行鐵路雙向業務串聯,按照貨種將物流園所在地區市場各個突破,逐步擴大頭門港知名度和影響力,期望把廣闊內地變為腹地。
三要打造戰略核心。一是建汽車產業基地。依托浙東南汽車分撥中心和二手車出口市場的物流規模,引入各品牌汽車代理和經銷商,平行進口汽車經銷商,打造臺州最大的汽車銷售基地,研究建設汽車超市;引入舊廢車拆解及回收再造行業;通過集中頭門港及周邊地區生產的汽配,和各品牌汽車一起運入的汽配,建立汽配市場;依托吉利及周邊配套廠的技術支持,建設集聚汽車修理、改裝、測試、拆分、翻新等功能的小型園區,輻射全省及周邊省份;結合頭門港汽車文化綜合體項目,研究建設城市賽道,打造汽車競技和文旅平臺,最終形成集汽車制造、配套、銷售、回收、后市場和汽車文化于一體,在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汽車城。二是建冷鏈物流基地。根據國務院《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未來發展大規模冷鏈物流園區、鐵路長距離運輸、國際冷鏈運輸,全面進入國內冷鏈物流一片藍海。金臺鐵路頭門港站場后方可供500畝以上成片物流用地,用于建設大型冷鏈物流基地,預留鐵路接駁線位,可與港口、鐵路無縫對接;還可借助LNG接收站冷能利用技術在島上建設速凍冷庫,成本優勢顯著。
四要建立金融平臺。一是建成臺州港口貿易中心。在合作招商選商時把貿易和稅費留在當地作為首要考量,變單純碼頭裝卸為貨物貿易,變優質貨運通道為市場交易。5年內以中鐵加侖LNG貿易中心,集聚國內部分LNG貿易到頭門,并爭取建成水泥、鋼材、建材、石化、糧食、汽車、冷鏈等市場,年貿易總額超500億元。二是建成臺州金融副中心。利用港口大宗貨物和商品交易頻繁、單筆金額巨大的特點,打造專業供應鏈金融平臺,開展倉單質押、期貨交割等系列業務,使金融業在頭門港集聚。
五要推動持續開發。緊密關注國家用海政策形勢,一旦政策放寬港口航運海洋功能區的圍填海,迅速組織開展港區南側碼頭岸線和后方圍填海及地方自建碼頭項目相關工作。主動出擊,招引大型港口開發集團和專業碼頭運營公司合作建港。若國家圍填海政策允許,爭取在10年內,把頭門港總吞吐量增加到5000萬噸,港口規模效應突出,再造一個臺州港。
在當前國內港口能力過剩的情況下,頭門港要抓住近五年國內交通運輸組織方式轉型的窗口期,緊緊依靠當地產業,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拓展內陸腹地,走精品特色之路,把頭門港建成產業港、能源島、汽車城、貿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