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產業協同目標是利用京津產業優勢實現河北產業轉型升級,從根本上解決區域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建分介紹,“十三五”期間河北圓滿完成鋼鐵、玻璃、水泥、焦炭等產業去產能工作任務,鋼鐵工藝裝備水平已步入國際領先行列,工具鋼、模具鋼以及高端冶金新材料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疫情期間河北在保障京津供應鏈、推動產業鏈復工復產、有效運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滄州渤海生物醫藥園等產業合作項目成效顯著。
河北正在圍繞產業鏈現代化,制定“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初步謀劃提出“4+4+4+3”產業體系。即鋼鐵、高端裝備制造、石化、食品4個優勢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4個新興產業,應急、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冰雪裝備、康復輔助器具4個高潛產業,量子通信、區塊鏈、太赫茲3個未來產業。
京津冀三地要在產業規劃階段統籌開展分工配套,深化協同創新研發,加強科研成果轉化,發揮產業基金引領作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重點協同產業,打造京津冀三地互嵌耦合的產業生態鏈。
京津冀工信(經信)部門相關行業處室負責人和基金公司負責人,就促進“十四五”時期區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和產業布局優化,聯手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進行了充分對接交流,并對京津冀三地共同發力,集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重點協同產業鏈形成初步共識。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