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被仿冒的又何止海螺水泥一家。日前,有網友在通衢網絡問政平臺留言舉報常山虎躍水泥有限公司利用虎子水泥老廠區非法生產,以次充好,違法經營。
常山縣虎躍水泥有限公司在常山注冊了“常山虎”水泥品牌,在虎子水泥老廠區生產, 虎子老廠區沒有生產水泥的磨機,只有礦粉的磨機,而且還是和虎躍水泥共用一個化驗室。
同時虎子水泥老廠區只有礦粉的生產許可, 沒有水泥的生產許可,虎躍水泥以次充好,將從外地購買的42.5水泥,加入礦粉,煤渣等材料,以“常山虎”牌水泥包裝銷售,在包裝上和虎躍水泥的外包裝基本一致。
這些水泥在質量上是嚴重不達標的,并且以低價出售,這些質量不達標的水泥,一旦用于工程建設,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請求市場監督部門立即予以查處。
類似的假冒偽劣在各區域時有發生,且多為無證生產的黑作坊,類似的作坊生產產品質量嚴重不合格,不僅給下游市場帶來諸如價格超低,投訴超多等不僅有損正規企業品牌形象,更令市場亂相頻發。用于建筑裝修或民建市場,更是隱患重重。類似的作坊生產和銷售的多數是PC42.5或32.5級水泥。
前不久石家莊的周先生家里裝修買了水泥,可是他發現這抹完的水泥不僅不凝固,而且輕輕一刮就成了粉末。從水泥包裝上可見的是PSA32.5礦渣硅酸鹽水泥。
今年五月,有消費者到湖北省黃岡武穴市梅川鎮市場監管投訴自己買了不合格水泥。從包裝袋字樣可見“金絲牌PSA.32.5水泥”字樣。
同期,家住高唐縣趙寨子鎮東屯村的村民反映,2019年5月份新蓋的一套房子,包工包料,11月份裝修時發現水泥不凝固,用手指輕輕一劃就會掉水泥粉,用鉆眼工具將磚和混凝土粘合處打下來,混凝土用手輕輕一捏就粉碎,磚和磚之間凝固性也很差。后輾轉聯系了承建方、原材料的經銷商,后獲賠償。水泥包裝袋赫然印著的也是“P.S.A32.5級水泥”。
此前,有媒體報道,陜西某企業還在生產銷售已明令禁止的復合硅酸鹽PC32.5水泥。
... ...
11月19日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水泥抽檢報告,結果顯示,水泥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3.3%,不合格原因為氯離子、28d強度等。
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
(水泥)
11月6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2020年水泥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 發現10家企業的10批次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不合格項目為氯離子、燒失量、28d強度、水泥溶性鉻(VI)項目。
2020年水泥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
(不合格產品)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通水泥產品共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2批次,不合格發現率為2%。不合格項目為水溶性鉻(Ⅵ)、氯離子含量。
山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于2020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水泥產品抽查了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舟山等8個地區63家企業生產的63批次水泥產品,其中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59%。不合格項目涉及氯離子。
2020年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企業匯總表
去年7月,“山東25噸問題水泥賣到河南農村學校”一事被曝光,當事者也已經被判刑,但是造假仿冒的風氣仍未減少。
在媒體曝光的視頻中“凝固”的水泥塊徒手就能捏碎,這一幕讓人看后為之駭然。涉事廠家濟寧固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4名責任人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早些時候被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六至九個月不等。
“把學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這在當下已成共識。可此事中,地梁混凝土無法正常凝固,那些“凝固”的水泥塊則是徒手就能捏碎,這顯然跟“安全”二字相差甚遠。
幸虧這批問題水泥被攔截,也幸虧涉事校方在發現異常情況后較了真,這些學生宿舍才得以及時按下暫停鍵,而沒有因為趕工期就允許工程“帶病”推進。若真的蓋成豆腐渣校舍,后果將不堪設想。
對于類似問題水泥這樣的違法個案,無論有沒有造成嚴重后果,都不宜以罰代刑。該案中的“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司法機關同步介入”,也理當成為此類案件上的標準動作。
問題水泥的始作俑者如今被繩之以法,也屬罪有應得,但就目前看,此案仍有些疑點沒有厘清,這也指向了“追責一追到底”的必要性。
根據判決披露,涉事廠家濟寧固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冒用棗莊鵬源建材有限公司的名義,生產“海固中聯”水泥。那么,棗莊鵬源建材對此是否知情呢?
判決中有一句這樣的話:固源建材“使用棗莊鵬源建材有限公司運來的印有鵬源建材有限公司注冊商標‘海固中聯’的包裝袋包裝后對外銷售”。也就是說,固源建材生產的水泥是假的,用的包裝袋卻是真的,而且是正規廠家“運”來的。這難免讓人生出疑問:正規廠家為何要給黑心企業提供自己的水泥包裝袋,是廠家出了內鬼,還是兩家企業有著某種“合作”的關系?
此外,濟寧固源建材并無水泥生產的資質,卻在違規生產水泥,也提示了監管的不到位。水泥生產,可不像一些小作坊造假,不僅要投入大型的生產設施和設備,且污染問題往往也比較突出。
一家無生產資質的企業,自行上馬水泥生產線,大張旗鼓生產,居然一直沒有被發現,直到問題水泥賣進學校里,造假問題才浮出水面,這背后有沒有監管失職問題,需要追問。
而且類似的“問題水泥”所涉及的區域不僅僅是山東和河南兩省,水泥人網曾報道過“萬國水泥窩”、“萬能水泥廠”,也曾報道過豫北地區的無證生產假水泥黑作坊,還有華南地區的抽檢不合格偽劣產品盛行... ...
違法成本低,逐利者利欲熏心... ... 雖是主因,監管者監而不管,一句無法追溯便無不了之了。強度不合格,氯離子不合格,六價鉻超標.... 這些水泥質量問題或許要幾年,十幾年后才會反映在建筑物或者反應在人身健康上,難道要到那時候再來追溯是不是現在用了不合格的水泥?
來源:水泥人網,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未經許可或未注明出處,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