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檢查組一行先后實地查看望謨縣“180”加油站、望謨2018年棚戶區改造項目三期二標建設工地,冊亨縣消防救援大隊、冊亨德隆水泥廠,安龍縣工業園區金源鐵合金有限公司、龍山鎮煒烽煤礦,興義市清水河鎮貴州宜興化工有限公司、馬嶺街道興義市公交公司、興義體育中心公交車中途站、金州體育城C5組團,貞豐縣貴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地,通過現場詢問、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黔西南州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貫徹執行情況,對相關企業依法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落實監管責任、應急處置措施和安全生產制度建設等情況進行重點檢查。
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7月14日,執法檢查組來到冊亨縣德隆水泥廠。
“重大安全事故相應應急預案有沒有?”
“水泥廠相應消防安全責任人是否簽訂消防安全監管責任書?”
“倉庫、員工宿舍的消防應急設施運行情況如何?”
……
執法檢查組一路聽,一路問,詳細了解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情況,詢問工人日常生產作業情況。
“我們經常利用閑暇時間組織各個班次職工系統學習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水泥廠負責人向檢查組說。
得知冊亨縣消防救援大隊會不定期為德隆水泥廠的職工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尤其是新進廠的職工,會組織到消防救援大隊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執法檢查組對此表示充分肯定。
檢查組了解到,水泥生產工藝和工序復雜多樣, 由于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違章作業等原因,經常會導致安全事故多發,且事故類型多樣。尤其水泥生產等作業過程,常會發生坍塌、火災、窒息、中毒、灼燙、高處墜落、車輛傷害、機械傷害等各類事故傷害。檢查組要求,水泥生產安全不容忽視,每一個細節都關乎水泥人的生命和健康,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消滅安全隱患,確保不留一處盲區、一個死角
安全生產風險無處不在。7月15日,執法檢查組來到安龍縣工業園區金源鐵合金有限公司。
一進廠區,安全生產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生產廠區“火力十足”,叉車、鏟車來回穿梭,工人們手舉鐵錘正在敲打已出爐的鐵合金,有的在篩灰、有的在裝袋、有的在上車……
“今年簽訂安全責任書沒有?”
“今年進行安全隱患大排查沒有?”
“今年有堅持安全培訓教育,提升干部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沒有?”
公司綜合部主任李和祥介紹說,金源鐵合金公司從創立規劃和設計開始就將大數據和智能制造融入整個生產流程。送料、配料、配電全部使用計算機控制,并對生產過程進行數據分析,確保有效杜絕重大傷亡事故、重大火災事故。
同樣,在興義市清水河鎮貴州宜興化工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高建林介紹說,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今年層層簽訂年度安全責任書,并且公司定期會進行安全培訓教育,每月19日固定組織運行班、維修班、管理人員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練,同時會定期組織開展以實現生產標準化和安全現狀為目標的一系列隱患排查,對檢查發現的隱患制定方案、措施,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提高安全運輸服務,通過一系列具體的舉措,從根本上保證了安全生產的穩定運行。
檢查組對兩家公司采取一系列舉措有效遏制事故發生表示充分肯定。檢查組叮囑,要全面排查,以最硬舉措消滅安全隱患,確保不留一處盲區、不放過一個死角,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崗位和操作人員。
要像精準抓脫貧攻堅一樣精準抓好安全生產
近年來,黔西南州強化科技興安,創新監管手段。依托“智慧金州”平臺創建“安全云”監管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進行安全生產周期性、關聯性特征分析,做到檢索查詢即時便捷、歸納分析系統科學,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規律可循。有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GIS、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建立起覆蓋全州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冶金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的風險防控體系。應用“安全云”系統探索安全生產網上監管模式,實施風險防控、隱患排查治理分級分類負責,科學制定管理措施,確保事故隱患全部整改到位,有效預防事故發生。截至目前,州“安全云”系統注冊并填報企業信息555家、發放企業賬戶1093個,企業累計登錄135325次;發放政府監管賬戶1005個,監管人員累計登錄202437次。對“安全云”匯聚的全州555家重點企業信息采取“一企一標準、一崗一清單”的管理模式,全面辨識企業存在的風險點,分級對風險點實行精準管控,對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整改落實,有效防范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7月16日,執法檢查組召開座談會,聽取黔西南州貫徹執行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的情況匯報。檢查組對黔西南州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不斷強化安全管理,狠抓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尤其通過大數據強化監管,全州安全形勢保持平穩態勢表示充分肯定。
檢查組強調,安全問題關乎社會和諧穩定、家庭平安幸福,牽動著社會的每一根神經,黔西南州要以“一失萬無”的緊迫感,時刻筑牢安全生產“防火墻”。要像精準抓脫貧攻堅一樣精準抓好安全生產,按照常態化、制度化,逐個行業、逐個領域、逐個層級、逐個環節全面查找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和不足。要進一步加大對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的宣傳,強化全民安全意識,引導企業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培養良好的安全生產習慣,使安全生產理念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政府領導責任,細化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從源頭上減少和防止事故的發生。要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預案,細化緊急情況下的各項應急措施,健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暢通信息上報渠道,大力提升應急管理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