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銷往惠州區域(不含河源)的PO42.5R散裝水泥和PO42.5散裝水泥在原有價格基礎上上調5元/噸; 銷往河源片區的PO42.5R散裝水泥和PO42.5散裝水泥在原有價格基礎上上調20元/噸; PII52.5R散裝水泥在原有價格基礎上上調25元/噸。
據水泥人網了解,這是自2020年春節以后廣東區域首次上調水泥價格。分析人士表示,廣東區域的價格上調或受華東區域需求增長,熟料價格漲價帶動。一直以來廣東區域尤其是珠三角地區多有依賴廣西區域熟料產能供給,而近期華東區域熟料漲價,需求大增。部分廣西區域熟料流向華東長三角地區。
據水泥人網了解,目前,在各地重大項目復工復產的帶動下,部分水泥廠正在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其中,華東區域浙江一些水泥廠的產能利用率已超過100%,達到110%。
不僅產品漲價,員工還加薪
2019年,水泥價格高位運行,行業利潤豐厚,企業業績普遍飄紅,賺得盆滿缽盈盈。
“之前產能嚴重過剩,水泥企業打價格戰,整個行業工資水平普遍不高。這兩年總算揚眉吐氣了。去年水泥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是全行業最好的一年。這是各水泥企業能夠加薪的資本。”相關行業人士表示。
以海螺水泥為例,2019年凈利潤超過340億元,銷售毛利率超過33%。水漲船高,海螺水泥高管的薪水去年也普遍上調20萬元-30萬元不等,年薪大都超過了150萬元。
4月開始滿負荷生產,V型反彈在望
更重要的是,水泥產能“滿血復活”,這讓投資者倍受鼓舞。
進入4月,各大水泥集團發布年報,在業績大增的背景下,各大水泥公司的人均工資也普遍上漲。
塔牌集團人均工資增幅最大,從15.4萬元躍升至21.9萬元。海螺水泥、祁連山2家企業緊隨其后,人均工資漲至15.7萬元、14.8萬元。
雖然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水泥行業產量下降了23.9%,但隨著復工復產,水泥行業前景依然較好,甚至在全行業中率先迎來V型反彈。實際上,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已顯示出,3月份水泥產量強勁反彈。
一季度減產約9000萬噸,約占去年全年產量的4%。這個損失要在未來9個月補回來。而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速穩增長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撐,預計全年需求依舊維持在23億噸左右的水平,熟料15億噸左右,水泥行業盈利能力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進入4月份,全國大部分水泥企業已經復工復產,水泥廠的發貨率平均達到80%,浙江地區更是超過100%。就短期來看,出貨率可等同產能利用率,如日產5000噸水泥,當日銷售5000噸水泥。
同時,水泥企業的庫存持續下降。其中,安徽沿江熟料庫存降至50%左右,各地級市水泥庫存最低甚至降到35%,高者也不過70%的水平。
水泥也是反映建工復工復產最直接的指標,基建重點工程多的省份肯定反彈最快。日前,浙江剛發布了交通強省規劃,總投資規模達到3.5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