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對外銷售價格在420-430元/噸左右,3天強度在28-29MPa(國家標準GB/T21372-2008規定 3天抗壓26MPa,28MPa天抗壓52.5MPa)。
據了解,伊朗水泥行業的起源可追溯到1933年,當時由丹麥FLSmidth在德黑蘭南部建造的第一個工廠,每天只能生產100噸水泥。隨后產能在1937年得到增加,總產能達到9000噸/年,到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伊朗水泥產能出現了第一輪真正的爆發增長。
到20世紀70年代末,盡管受到兩伊戰爭和國際社會制裁,伊朗水泥行業在伊斯蘭革命后產能實現正真起飛,年產能達到800萬噸。在1980-1990的十年中,產能上升到1690萬噸/年,到2000年末,再次翻番至2950萬噸/年;在2000-2010年的10年內,產能擴張更為迅速,十年時間產能增加了4110萬噸;此后的產能增速開始放緩,部分原因是伊朗國內水泥產能出現過剩。2015年伊朗水泥產能近8000萬噸/年。
據水泥人網了解,這是伊朗發往山東的第一船熟料。此前,山東沿海區域企業多采購越南產熟料,到港價格在380元/噸左右,銷售價格410-420元/噸。
春節之后,多數區域熟料生產線還處在錯峰停產中。部分區域需求小幅回升,企業庫存量則沿續節前低庫位狀態,一時間熟料供應略顯緊張。
隨著各區域基建項目的陸續開工,部分庫存緊張的企業開始擴充庫存。
據水泥人網了解,近期進口熟料又呈上升趨勢,且進口的國家也出現了增加,2018年越南、韓國、泰國等國家企業均有熟料進口到我國沿海城市總量達到上千萬噸。今年初為抵御熟料進口量的增加,長三角地區主導企業一次性降價160元/噸。但是這并未阻止進口熟料越邁越大的步伐。2019年進口熟料仍舊會對沿海城市的市場供給造成影響。
近期馬來西亞、印尼以及東南亞其他水泥產能過剩國家熟料已經在去往中國的路上,伊朗的第二船熟料預計本月底下月初從伊朗出發。
據某集團企業負責人稱,企業嚴格執行錯峰生產,但是部分區域子公司的庫存不足,下游客戶又急需,故而采購進口熟料以應對一時之急。各大水泥企業集團采購量從四五萬噸到二三十萬噸不等。
進口貿易商也有聯合附近區域粉磨站企業及部分集團企業子公司集體批量采購熟料的,通常為五萬噸起。相關貿易商稱,已與境外熟料生產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以期在國內熟料供應緊張時能及時采購。
去年10月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曾向商務部諫言,懇請商務部協調生態環境部加強進口水泥、熟料卸貨監管,禁止進口水泥和熟料在沿江、沿海碼頭進行二次過駁裝裝船作業,徹底杜絕進口水泥、熟料卸貨時對我國自然環境的污染。
行業人士表示,孔祥忠副會長此舉或為阻止熟料大量進口沖擊國內市場。隨著國內錯峰生產執行力度的加大,國內大型集團企業對熟料供應的控制,上年全區域的熟料供應緊張在今年或將延續。
近來頻頻見諸媒體的利好消息,又令各大企業集團摩拳擦掌,2019年準備大干一場。所以熟料的儲備是目前的頭等大事。國內企業熟料漲價箭在弦,國外熟料已在路上,今年的水泥市場必定不會很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