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近日,全國建材行業可謂進入了當年“股瘋”狀態,水泥突破十年新高、砂石一天一價,破歷史高位。混凝土從300元/立方一路漲到近700元/立方,看似大家全在漲,但是有人喜有人憂。這一輪的漲價潮中,處于產業鏈上游的水泥企業與砂石企業賺錢可謂賺的手抽筋,而下游的混凝土企業活生生充當了一輪漲價的“搬運工”。




作為混凝土企業的上游原材料,水泥和砂石價格的上漲和大面積缺貨,令混凝土企業苦不堪言,部分地區的混凝土企業已經處于歇業狀態,地方協會頻頻組織企業共渡難關,共同拉抬價格,先款后貨,轉移漲價成本。
再來看砂石企業,隨著部分區域江砂禁采工作力度的持續加大,市場砂石供應短缺,江砂價格不斷攀升,普通采砂船盜采一晚利潤可達10萬元以上,大型砂船利潤更為巨大。
今年以來,安徽銅陵市義安區執法人員發現長江上非法改裝船急劇增多,采砂船在非法改裝點花巨資裝備大功率采砂泵,可在短時間內打滿五千噸以上運輸船,外地大型運輸船蜂擁至該區轄區水域,與本地采砂船共同作案。
由此可見砂石企業的利潤如何可觀,僅盜采者一晚都可賺得10萬元利潤,更何況大型的砂石企業。
水泥和砂石企業利潤大增,真正賺到錢的多數是國有企業或者少部分的民營企業負責人,而一線員工和中小型企業在這一輪漲價中并未真正受益。


處于水泥、砂石下游的混凝土企業在這一波利潤高漲中,充當了“價格搬運工“的角色,在部分地區砂石與混凝土一日一價或一日幾價已是常態,已有部分企業通知要一日一議價,先議價再現金訂貨。而后,混凝土企業再用客戶的訂貨款現金“搶砂“。
目前的情況是砂石到了不搶便不得的境地,混凝土企業受制于原材料供應緊張的局面在短期內不會有所緩解。砂石、水泥利潤上漲的同時是混凝土企業的無聲嘆息以及下游基建方的譴責,即使將來混凝土漲到1000元/立方,混凝土企業也高興不起來,繼續充當著“搬運工”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