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最近各地水泥價格上漲,到底企業利潤提升了多少引出.
二.水泥價格上漲了,水泥利潤難創新高,盈利基礎并不穩固
1.水泥價格的上漲是被動的上漲
說到底,沒有大范圍嚴格的環保限產,導致大范圍大區域的水泥生產能力同時受限,價格根本不可能上漲。水泥行業自身并沒有具備穩定價格的能力。水泥價格的上漲是被動的上漲,水泥價格也會在上漲因素消失后,不由自主地下跌,甚至于是重新暴跌。
2.短時的脈沖式上漲,并不代表年度均價是高的。
我們往往在水泥漲價時把漲價信息發得震天響 ,目的是讓周邊企業把價格迅速跟上,從而形成對自身企業水泥價格的支撐。當漲價建立在市場供需平衡或供應略緊的基礎上時,喊漲能夠生效。而在市場供過于求,各家企業跌價時,往往都是不聲不響,偷偷摸摸出貨。甚至有些地區,淡季漲價,媒體報道漲價多次,實際卻下跌近百元。直到因環保預警而提前停窯,才匆忙漲價,而且漲價開始的100元/噸的漲幅看似漲幅巨大,實際只是恢復到原價。等真正價格繼續上漲,貨源又不夠了,或已經進入施工淡季高價無量,低價大量,全年一平均,價格并不高。
3.有些地方價格還很低
有些地區,因為錯峰生產時間不夠,導致產大于銷直到目前,實際價格還很低。如重慶庫區,產能嚴重過剩,錯峰生產執行不力,到11月初,散裝水泥價格還只有240-270元/噸,三季度前更低,在庫區優質煤價長期保持800-900元/噸的成本堆積背景下,日子可想而知,都過得滿是辛酸滿是淚
庫區為了平衡產能,地銷不足,需要跨省幾千里調貨出渝。如果上海水泥300元/噸,他們就200元/噸往下賣;上海水泥400元/噸,他們就300元/噸往下賣。往下游賣熟料,鄂東出廠250元/噸,他們就武漢上岸240元/噸,河南接收300元/噸,他們就出廠190元/噸裝船往武漢上岸,用汽車轉運到豫南。庫區不錯峰生產,一天到晚靠千里之外的市場,雖然從年初到現在,始終保持低庫位,但出廠價格低于河南、上海幾十上百元。
4.目前的錯峰生產力度還不足以改變供過于求的供求。
如黑龍江,通過錯峰生產,只有6個月的理論生產時間,實際上只能生產不足四個月,市場都不能消化。
又如,河南省在5-7月份協會組織停產30天,可到9月底,各家庫存已經爆滿,價格暗跌80元/噸。所幸是10月初協會又組織臨停10天,加上取暖季錯峰生產預期,才穩住陣腳,并在10月底開啟快速恢復價格過程。
5.錯峰生產政策沒有被行業善加利用
錯峰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改善環境,其溢出功效是改善了供給關系,甚至于短時間內促使價格劇烈波動上升,行業如果善加利用,可以發揮更好的效果。但從目前的狀況看,企業只是被動享受,還沒有主動地抓住機遇,善加利用。如8月份環保督查,成都市場價格暴漲。不幾日,督查組走了,價格回落到原位。現在一督查,又暴漲,完全靠黨和政府的決策賺錢,看不到水泥企業和水泥協會有什么大作用。
行業協會應該對政府的政策善加利用,引導企業充分利用錯峰生產政策帶來的供給側壓力減輕、總體過剩程度減少的機遇,在政府的強制錯峰生產以外,主動根據供需矛盾進一步壓減產能,始終保持產銷平衡。如河南省水泥協會在5-7月份和9月底,組織了三次淡季停窯,使價格水平在淡季雖有回落,但保持在相對高位,為最近的穩步推進墊好基礎。與河南相比,周邊省市特別長江中上游地區,還看不到這樣的主動性。如果沒有河南和下游的拉動,庫區現在的水泥價格不會超過230元/噸,甚至會低于200元/噸,在各項成本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可能會大虧。
6.行業內耗嚴重
行業內的許多企業家,在錯峰生產的背景下,整天想著的是讓別人停產讓自己多生產,相互之間討價還價,錙銖必較,言而無信,能賴皮就賴皮,沒有幾家企業會擔心錯峰生產失敗導致全行業陸沉。
7.行業技術投機盛行
還有許多企業借垃圾利用、電石渣利用、危廢利用,甚至莫名其妙的供暖,千方百計地回避錯峰生產,
怎生了得。你們需要捫心自問,沒有錯峰生產,沒有主動限產,沒有許多企業的主動讓步,你能改善盈利能力嗎?大家都借一些題材規避錯峰生產,結果可能是在承擔了行業不能夠承擔的社會責任的同時,又把水泥價格拉回成本線以下。
8.成本大幅上升,行業利潤難創新高
去年以來,因為煤炭、水渣、礦粉等原燃材料價格上漲,水泥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大部分企業水泥企業水泥生產成本不斷攀升,普遍比2014年提高50%以上。
而到現在為止,水泥價格指數未創新高,水泥利潤估計也難創新高,只是恢復性增長,噸水泥凈利潤更是大幅低于歷史峰值。相比銀行、央企、BAT利潤連續多年的穩步快速增長,水泥行業凈利潤率還很低,剔除海螺水泥及投資收益,行業凈利潤率不會超過10%。而一旦行業貪念再起,大家共同破壞錯峰生產,增加生產,價格還會快速回落。
三.未來路在何方
1.堅持黨對水泥行業的領導
堅決執行三去一降一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企業家執行中央政策的自覺性。
企業家一定要認識到互讓市場,共同使用供給側調控手段掌控市場,保持價格的相對穩定的極端重要性。
2.堅決執行和推廣錯峰生產政策是一切工作的基礎
堅持黨的領導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觀,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堅決執行錯峰生產,是目前水泥行業發展的唯一之路,并會持續5-10年時間。
錯峰生產還必須推廣到全國,才能在有效減少污染物跨區域傳輸的同時,同時減少低價水泥像垃圾跨域輸送一樣禍害四方。
3.在錯峰生產基礎上,還要有組織有紀律地進一步主動控制產能發揮率。
如果國家強制性的錯峰生產還不足以改變供給過剩,只要過剩,就需要主動限產,根本不需要再討論。實踐一再證明,不把過剩產能放掉,價格恢復是鏡花水月,完全不可能實現。庫區的例子就是明證。
4.提高大企業的市場引領力
隨著兼并重組聯合的不斷進行,目前中國前20名水泥企業的產能集中度可能已經達到70%左右,而全國水泥行業的產能發揮率可能會逐步降到65%甚至更低。屆時,只有提高大企業的市場引領能力,行業發展才能更加平穩有序。
(1) 大企業的市場預測能力越來越重要
大企業對市場的預測能力越來越重要。大企業對未來幾年甚至更長時期的國家政策、市場變化、市場總量、區域分化等態勢的預判是否正確,越來越重要。許多人持樂觀態度,個人判斷比較悲觀。市場的平臺期過后的斷崖式下跌期必將順次到來,屆時大企業的主動限產至關重要,否則,必然是惡性競爭。在這一點上,行業確實需要感謝中國建材等大企業的奉獻精神,如果大家都能做到
(2) 只有大企業充分發揮市場平衡能力,市場才能實現產銷平衡
由于大企業規模大,產量高,只有大企業主動發揮市場平衡能力,中小企業主動配合,市場才能實現產銷平衡。否則,哪怕小企業全部停產,僅僅大企業滿負荷生產,市場就會消化不了。可見,大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程度,如果企業不從生產型轉向市場合作型,不主動推進錯峰生產,結果必然是害人害己。
(3) 只有大企業主動發揮市場定價能力,市場價格才可能穩定
在大企業主動推進以錯峰生產為基礎的行業供給側改革工作的基礎上,大企業就具備了市場定價能力。這種能力善加利用,則市場價格可以相對穩定。
中小企業只能成為市場價格的跟隨者,他們沒有能力決定價格,只能跟隨-只能跟隨-只能跟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讓中小企業損害大企業利益的基本方法是大企業要有風范,主動引導中小企業共同做好以錯峰生產為基本方法的供給側縮減工作,在此基礎上,讓中小企業把產品賣光,剩下的大頭都是大企業的。就這樣!大企業的定價權就掌握住了。
5.水泥協會、經管部門需要發揮更大作用
(1)加快推進產能置換減量方案的實施,只要沒有正式施工的,一律實行減量置換。
(2)加快完善錯峰生產制度,使錯峰生產成為強制性措施,所有窯線都必須參加錯峰生產一視同仁,并把錯峰生產推廣到長江流域
(3)溝通環保部門實施更為優化的環保措施。主要如錯峰減排常態化、適當放松施工減排等。
四.以湖北為例,只要不錯峰,就是二百五
1.以湖北為例,沒有周邊省份的錯峰生產,也只能一年到頭賣200,高點估計也就是個二百五。
2.有了周邊省份的大力度錯峰生產,在錯峰生產的時段內,人家賣500,量只有30%,我們賣400,量發揮110%,看起來是大贏了。可錯峰季一過,價格又會回到250。
3.如果我們也主動限產,配合北方的錯峰生產,可能河南在全年平均產能發揮60%的背景下,可以全年保持平均價格450-500元/噸,效益不錯。而湖北在全年產能發揮率70%時,全年平均價格達到400-450元/噸,效益也不錯。
總之,大企業拋掉檢漏的思維,主動引領錯峰生產,各自負責把所在的省域市場做好,才能實現合理的收益。在目前水泥市場價格相對合理的階段,各地更要做好2018年度更大范圍、更大力度的錯峰生產工作。可以預計,2018年水泥市場總需求量會較2017年下降了3-5%,只要不錯峰,價格只有250。
(作者:諸葛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