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一方藍天,工地停工、企業停產、熟料停窯,大半個中國都在停限中… …
隨著北方采暖季來臨,多省市啟動2017-2018年采暖季錯峰生產計劃,重點城市停限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從本月初起,水泥人網公眾平臺發布多地區錯峰停產相關通知:
相關鏈接:
今年與往年相比,實施錯峰生產的區域更廣。不僅東北、華北各省,華東地區的山東省、浙江省,華中地區的河南省、湖北省,西南地區的四川省、重慶省等都加入到錯峰停窯的行列中。
在今年的水泥錯峰停產時間上,部分省市個性定制,靈活安排:如四川省的《四川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中,要求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間,根據大氣污染情況進行安排,但錯峰生產總天數不少于50天。
而部分地區,錯峰停產要求明確,如吉林省要求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熟料生產線實施停產,重污染天氣下,粉磨站也要停止生產。
目前,距離年終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在下游基建停工,水泥需求相對較弱的時候水泥企業要沖量可能性不大了。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部分地區水泥企業將會面臨停產和限產。今年水泥行業去產能大會上提出的今年行業利潤力爭1000億元的目標,現在看來已無多大懸念了。
據統計2017年1-8月,全國累計水泥產量15.4億噸,同比下降0.5%,去年同期為增長2.5%。1-8月水泥行業實現利潤491億元,同比增長165%。2017年1-9月份全行業共生產水泥17.6億噸,同比略降0.5%,但價格同比卻提高75元/噸,行業效益大幅增長。
近期,多家企業上半年業績預告新鮮出爐。中國建材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至少49%,海螺水泥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90%-110%,華新水泥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8500%到9300%,中材國際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30%到50%……
價格方面,據水泥人網信息部數據顯示。 四季度才是水泥價格的高點,旺季漲價幅度將超過市場預期。短期看,國慶前華東地區的第三輪提前漲價將繼續帶動水泥板塊的行情,水泥漲價的速度和力度超出市場預期將對板塊形成催化.
此前,水泥行業的大佬中國建材在香港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中國建材總裁曹江林曾表示逐漸回升的水泥價格,使得整個行業的盈利能力提升了一個檔次。中國建材管理層表示9、10、11月三個月中建材公司將每月漲一次價(9月份提20元,10月底提20元, 11月底根據不同區域提50-80元)。連續三個月每月提價,到年底水泥價格將提高百元以上。
對于水泥的強勢的漲價,中建材總裁曹江林表示,基于供給側改革的持續如錯峰生產、限產、環保巡查、以及產能淘汰等原因,市場供需關系發生了變化。水泥行業過剩從質量、環保、安全、職業健康、技術等多方面得到一定的遏制。水泥產品的供給和需求大概率能夠維護平衡。因此,水泥企業對于提價行為有著充足的信心。進一步提升的水泥價格,是為水泥企業帶來可觀利潤的主因。
中建材是中國水泥行業的“龍頭老大”,老大帶頭力挺價格上漲,即使在需求一定的情況下,也能確保整個行業利潤不打折扣。
目前整個行業倡導的“競合提價”、“協同錯峰”,還有近幾個月的“協同挺價“,都是行業抱團取暖共同發展的“高招”、“妙招”。不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力挺價格上行不降,一方面為2017年行業利潤1000億的目標加柴添薪,另一方面為來年水泥價格的高起點打下堅實基礎。
從區域市場來看,各區域的主導企業也正是漲價趨勢的堅挺者,不論是華北區域的金隅冀東,還是華東區域的海螺和山水,或是中南區域的華新、華潤等都是力挺價格上漲的。大企業集團在力挺價格上升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和貢獻,甚至不惜出讓一些市場份額給同區域內中小型企業。
照此趨勢明年1月份水泥價格可望保持穩定,高位價格將持續至明年上半年,2018年行業形勢會更好,整個水泥行業利潤有望攀至歷史最高峰。
但是,從整個產業鏈市場來看,是商品就要由供需市場來決定利潤和價格走向,水泥企業的“力挺“是否能挺得住,是否能得到上游原材料、燃料等的支持;下游商混,基建又能否同樣挺得住,我們將拭目以待。
從目前的市場發展狀況來看,2017年是漲價的一年,企業賺翻了,行業利潤飆高了,但是這種由大企業引領的價格快速上調造成的“繁榮”到底能夠堅持多長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的水泥市場,水泥價格的波動取決于市場的變化,水泥價格漲的再高也終究會回到理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