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 兼并重組大戲重演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實際上,水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一直進展得很好,2016年,水泥行業發生了十多起并購重組事件,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有華新收購拉法基,中國建材重組中國中材,金隅股份重組冀東水泥。天瑞水泥控股山水。這些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在短期內迅速實現生產集中和經營規模化;并且有利于減少同業競爭,提高產業組織效率。
我國水泥行業還存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與惡性競爭的情況,集中度依然不夠,水泥行業前十大企業合起來的市場份額低于60%。截止到2016年年初,中國(不含港澳臺)前50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設計產能共計13.5億噸,占全國總產能的75%。前10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54%,深化改革,加快重組是必然。數日前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已經把水泥巨頭--中建材列入國企改革的試點單位,這對水泥行業來說,將起到領導示范作用。有業內人士指出,預計2017年或將會發生多起國企重組,水泥產能會越來越集中,中建材或將重組海螺,實行央企國企強強聯合;金隅和中國建材其中一家,為進一步擴大版圖或會重組亞泰,這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大。
特朗普發力基建投資 拉動水泥內需
特朗普經濟政策的核心在于“保增長”,為此,他主張“省出錢來搞投資”。所謂“省錢”,主要是指縮減美國對海外事物的開支,尤其是對北約、日美安保等領域的軍費開支。另外,特朗普還主張壓縮國內醫療、社會保障的支出規模。利用省出來的錢,推行其雄心勃勃的基建計劃,規模近5000億美元。在競選階段,特朗普多次提出將加強美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高鐵、機場建設等諸多項目,依此來拉動美國經濟增長、創造就業。
實際上,特朗普的基建計劃與中國目前火熱進行的PPP、基建投資項目不謀而合。世界兩大經濟體都開始發力基建,將很大程度上刺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2016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原油、煤炭、鋼鐵價格穩步回升。可以預計,隨著中美兩國基建需求增大,以及中國供給側“去產能”工作繼續推進,水泥作為基建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其需求將受到進一步拉升。
環保監管力度比2016年更嚴
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嚴,進入2017年,國家對環保問題只會比2016年更嚴。2016年7月,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陸續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省區,實施為期一個月的督察。統計顯示,共計罰款1.98億元。11月24日起,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將陸續進駐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省(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截至12月10日,共計處罰金額6614.16萬元。
日前,我國環保稅法出臺,根據環保稅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大氣污染物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固體廢物按不同種類,稅額為每噸5元至1000元;噪聲按超標分貝數,稅額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水泥企業過程產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粉塵對大氣污染有所影響,水泥行業面臨著持續收緊的環保監管,違法排污成本正持續加大。2016年政府對環保要求很嚴,有多家水泥企業被曝污染物排放超標,有的被處以罰款,有的被處以關停。在最強霧霾持續侵襲的2016年,水泥企業受環保影響連年加劇,排污成本也正逐年升高。進入2017年國家對環保的監管和治理力度會更嚴,中國的水泥行業受環保政策加嚴的影響進一步加大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水泥價格高位徘徊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明確指出:“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重點生產42.5及以上等級產品”,并要求發揮協會作用,完善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遵規守法、規范經營,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為此,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研究決定,于2016年12月9日下午在北京召開了“關于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動員會”動員和部署全面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工作。預計2017年,隨著低標號水泥的取消,高標號水泥用量將增加,供求關系將受到影響,水泥價格將保持高位徘徊。
此外,2016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環境保護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進一步做好2016—2020年期間水泥錯峰生產,對北方十五省下發了錯峰生產通知,各地水泥企業響應號召,自監自管,錯峰生產具體實施良好,預計2017年將繼續執行。水泥企業的錯峰生產在一定程度一定區域內,對有效控制供給量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改善供求關系。錯峰生產,導致水泥存量減少,受供求關系推動,量減價升,水泥價格會在高位徘徊,或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