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的柬埔寨,華新水泥同樣熱心公益。
去年5月,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市舉辦的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成立153周年紀念活動上,華新(柬埔寨)公司向柬埔寨紅十字會捐贈1萬美元專項慈善基金。
不僅是這一次捐贈,自2014年落戶柬埔寨以來,華新水泥為柬埔寨貢布省能源與礦業局、消防局、警察局及當地小學等捐贈了各類辦公、學習用品。
“企業不僅是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李葉青說,希望有更多的企業、更多熱心人加入,幫助所在國民眾改善生活,推動當地教育、文化事業發展。
按照計劃,到2020年,華新水泥的海外項目將達到10個。
產業援藏 由輸血變造血
入藏12載“華新模式”結碩果
50年來,藏民族的發源地,被稱為雅礱的這片古老熱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這50年,華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2003年6月,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李葉青專程赴西藏調研后,決定在山南地區桑日縣投建一條年產4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以增強當地自身造血功能。
次年7月13日,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主要設備都由華新設計、制造和安裝;2005年6月28日點火試生產,成為當時西藏自治區具有援藏性質、單項投資額最大的經貿項目。
為鞏固和擴大援藏成果,2009年,華新水泥正式動工擴建二期2000噸/日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2010年3月竣工投產,具有年產120萬噸以上優質高標水泥生產能力。
十多年來,華新水泥將資金、技術和管理機制注入西藏,極大增強當地自身的造血功能,對當地的財政收入、就業、產業結構等整體上產生長期持續性的帶動,真正實現了精準扶貧。
“我只有初中文化,剛到水泥廠的時候只能做最簡單的力氣活兒,湖北來的技術員手把手地教我,公司還選派我去湖北總部參加培訓,如今,我在技術和管理上都能獨當一面。”藏族同胞白瑪旺久用漢語流利地說。
白瑪旺久是西藏山南乃東縣結巴鄉人,他從一名水泥公司臨時工做起,升任粉磨車間主任,收入也從開始的每月4千多元上升到現在的1萬多元。
隨著該公司規模和效益上升,越來越多的當地農牧民走進了工廠。白瑪旺久結婚后,妻子也應聘進了該公司,如今是礦山部的巡檢工,每月5千多元的工資,他的弟弟也學了一手焊工活兒,如今全家人月收入超過2萬元。
該公司員工中,有三分之二是藏族同胞,他們中的很多人已成為企業骨干,有的還走向了負責人崗位。
此外,華新水泥的用電比例占山南地區的40%。還帶動了礦業比如砂巖、混合材等山南當地產業的快速發展,華新水泥已變成了當地經濟造血功能強大的發動機。
在給當地做產業培植的同時,華新水泥也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
據介紹,目前,華新水泥在西藏山南和日喀則已建成投產兩家水泥工廠,產能已達200萬噸。其中,華新山南工廠的工業產值已占桑日縣GDP的80%,使桑日縣一躍成為西藏“十大保障縣”。此外,工廠還帶動周邊鄉鎮的運輸、電力、原材料生產、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