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發布《唐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的緊急通知》(下稱“《通知》”)顯示,自2016年11月11日15:00起,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全市所有焦化企業立即停止出焦、裝煤,并將出焦時間延長至48小時;全市所有鋼鐵企業燒結機停止生產,高爐燜爐;全市所有水泥(含熟料生產線、水泥磨)、軋鋼、鑄造、玻璃企業停止生產;全市所有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企業工序停止生產。此次限產為唐山市進入11月以來第三次啟動限產。前兩次分別在11月4日及11月8日啟動。國家政令,往往牽一發動全身,這些政令環環相扣,勢必會讓水泥價格繼續上漲,難消停!理由是:
原料價格繼續攀升
水泥行業原料煤炭繼續攀升,近日,煤炭漲價的消息不斷刷屏。11月14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再度刷新年內最高紀錄。煤的瘋狂上漲,導致辭煤、電兩大行業短期內“蹺蹺板”發生反轉,對火電企業、大工業用戶造成重大影響,電力直接交易無法延續,用電成本大幅上漲,電力成本占比高的工業企業面臨停產或減產的局面,生產意愿下降。煤價上漲引發了上下游產業的連鎖反應。
為了應對一系列連鎖反應,保持工業經濟穩定發展,國家發改委維護煤炭價格秩序的新聞也不斷傳出,多次召集煤炭生產企業開會,應對“煤超瘋”。盡管國家采取了手段抑制煤價,但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10月份物價數據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漲幅較大,環比漲幅9.8%,比上月擴大4.4個百分點。截至11月14號,環渤海動力煤指數顯示,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并沒有企穩,還在一路高歌,指數報收于606元/噸,相比年初的370元/噸,每噸上漲了236元,漲幅達64%。針對煤價格持續高漲,作為下游的水泥,其價格會自然跟進,不會停止。
社會庫存繼續下降
按照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的環保加壓,而針對水泥企業的限產政策,如果11月至12月期間京津冀和山東地區完全實施停產,以去年同期產量計算,將分別導致水泥供應減少1760萬噸和2450萬噸,分別占全國同期產量4.4%和6.1%,加上此前河南停產將減少供應2900萬噸(占全國產量7.3%),合計將令全國水泥供應減少7100萬噸。在今年需求仍然小幅增長的情況下,供應量將進一步減少,社會庫存仍繼續下降,這樣,水泥價格要繼續上漲,難消停。
環保治理加碼
水泥企業是大氣污染的重點源頭企業,是霧霾的主要源頭企業。針對大氣污染治理,甘肅省建材行業協會于10月28日下發了關于甘肅省水泥企業2016年至2017年度冬季錯峰生產的通知,并在白銀市召開了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工作會,正式啟動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工作。據介紹,2016~2017年度甘肅省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是在甘肅省工信委、省環保廳和省建材工業協會指導下,由省建材行業協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為有效推進工作,協會牽頭成立了錯峰生產領導小組,負責全省冬季錯峰生產方案的制定、落實和監督檢查。錯峰的時間安排在2016年12月15日到2017年3月31日期間,全省19戶水泥企業47臺水泥窯停止水泥熟料生產90天。
11月13日早上5點,河北省氣象臺就發布大霧橙色預警,部分路段能見度不足50米。受大霧影響,河北境內北京以南地區,除保定、廊坊個別站口開啟以外,其他地區各站口全部關閉。受此影響,多地企業實施生產調控措施。邢臺市10家水泥生產企業的12條生產線,在這個采暖季一律錯峰生產,全部停窯。鋼鐵重鎮唐山10天3次緊急限產。環保、工信等部門將對企業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有個別企業在批準檢修的情況下,主動在重污染天氣延遲檢修,因為在檢修期間會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增大。
除此以外,還有山東、黑龍江等省份,為了應對大氣污染,都相應地制定了一些水泥停窯錯峰生產的政策。這些環保的治理工作,迫使水泥價格暫時難以調頭,只能硬性往前沖。
基建投資不斷發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預測,未來20年內全球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達到55萬億美元,其中“一帶一路”地區占很大比重。據亞洲開發銀行最新測算,亞洲每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就需要8000億美元投資,其中多數在“一帶一路”地區,這帶來了巨大的投資空間。全球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資產,至少是100萬億美元。未來“一帶一路”可以為基礎設施創造更多的機遇,沿線國家的道路、鐵路、油氣管道、能源、港口,還有開發區、商貿物流中心等等,這些都是基礎設施的項目。
11月11日,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再次透露出穩增長的實實在在的數據。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表示,接下來還將繼續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打好促進投資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組合拳。具體包括,加快全面實施補短板重大工程項目,多方籌集資金,集中用于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城市排水排澇設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等領域的有效投資,并再選擇一批有現金流、有穩定回報預期,對企業有吸引力的PPP項目,向社會集中推介等?;A設施項目離不開水泥,基建投資的不斷發力,為水泥價格持續上漲進一步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