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單一的水泥公司,發展為全產業鏈一體化的集團公司,從僅生產水泥產品,到涉足混凝土、骨料、環保、裝備制造、裝備工程等領域,從布點荊楚到建業高原、再到挺進中亞……
22日,談起華新巨變,該公司科協主席黃曉理說:“這是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所帶來的紅利。在‘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的征途上,華新邁出了全方位打造綠色爐冶的堅定步伐。”
2009年,宜昌市積極創建國家級衛生環保模范城市,但市政污泥處理,未能令人滿意。
得知這一情況后,華新主動聯系宜昌市有關部門,表示可以利用目前無害化程度最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最佳、經濟性最優的市政污泥處理工藝——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幫助解決污泥處置過程中存在的所有問題。
經過實踐檢驗,華新不僅力助宜昌市“創模”成功,而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改進處置工藝,使市政污泥處置技術日臻成熟。宜昌市政府為表彰華新在污泥處理上的突出貢獻,對華新水泥宜昌公司給予150萬元的環保獎勵。環保部專門介紹推廣華新利用城市污泥生產綠色水泥、解決宜昌城市污泥處置難題的成功經驗。
華新是湖北首家具備危險廢物(15類有害廢棄物)處置資格的水泥企業。
6月中旬,武漢陳家沖垃圾處置工廠的投產,建成當前中國最大的水泥窯生活垃圾預處理和協同處置系統。
華新水泥自主研發的首座水泥窯市政垃圾預處理工廠在武穴市落戶,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水泥窯全過程協同處置市政垃圾項目。
目前,公司運行和在建的環保處置能力已達287萬噸,同比2012年增長了69.2。其中武穴污染土處置工廠污染土處理量達24.6萬噸,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來,華新水泥泥窯協同處置系統中,成功攻克了處置惡臭、滲濾液、廢渣、二惡英/呋喃、溫室氣體減排等幾大難題,被省科技廳鑒定為“國際首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如今,華新創造的這套環保處置生活垃圾系統技術,已經在湖北宜昌、黃石、赤壁、武漢、南漳以及北京、上海、廣東珠海、重慶奉節、湖南株洲、河南信陽等15個市縣推廣。華新將在我省建成30余家市政污泥和生活垃圾處置工廠,可望形成一個產值上百億元的環保產業。
華新將項目配套建設中環保投資比重由8提高到12,華新已建生產基地的窯尾和煤磨系統的除塵器,大量采用高效脈沖袋式除塵器,同時設置尾氣在線監控裝置,環保部門可以24小時對現場環保狀況實時監督。每一個新建基地要做到廠區內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每一個分(子)公司要實現“潔、綠、亮、美”。
“華新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企業要與社會、自然和諧共發展。”公司總裁李葉青如是說。
華新集團堅持走“低能耗、低排放、高技術、高效益”自主創新之路,持續實施“聚焦成本、聚焦客戶、聚焦人”的管理措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目前,在全國和海外擁有100余個各類工廠,水泥年產能突破7000萬噸,水泥等裝備制造能力5萬噸,商品混凝土產能達2000萬方,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年處置能力近5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