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5-04-02 11:09:26 來源:水泥人網

中國制造2025 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歷史跨越

在全球制造業高歌猛進的同時,沒有核心技術、大而不強等問題困擾著中國的制造業。隨著工業4.0概念的漸進,中國也在不斷通過轉型升級來提升制造業整體水平。未來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產品創新、精益制造、柔性生產以及供應鏈集成,將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主基調。

制造業在中國廣袤大地快速崛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解放勞動生產力的高潮迭起,中國制造業規模體量之大已世界領先。

經過近40年的發展,制造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基礎。然而,“世界工廠”、“山寨品牌”、“貼牌代工”等等詞語不知從何時成為世界形容中國制造業發展狀況的代名詞,這些暗指利潤低、污染大、品質差、技術弱的背后,考量著中國制造業的現狀。

在全球制造業高歌猛進的同時,沒有核心技術、大而不強等問題困擾著中國的制造業。隨著工業4.0概念的漸進,中國也在不斷通過轉型升級來提升制造業整體水平。未來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產品創新、精益制造、柔性生產以及供應鏈集成,將成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主基調。

把創新貫穿制造業發展始終

3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制造2025”,強調要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以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推進10大領域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打造中國制造業升級版。

會議還特別提出堅持市場主導、改革創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大中小企業配套推進,務求重點突破,取得實效,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給予傾斜。

國務院新聞辦在3月27日舉行的例行吹風會也透露,中國將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制定“1+X”的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

不論智能制造也好,傳統產業升級也罷,把創新貫穿制造業發展始終,也就抓住了中國制造發展新引擎。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認為,“過去我們主要著眼于一些大企業、規格化產品。鼓勵研發的政策最終大部分落到大企業、大院所。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有天然、內生的動力和活力,創新力極強。要高度重視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的創意和創新,保護好發揮好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說,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是中國產業結構中突出問題之一,推動“中國制造2025”核心的一點就是創新、再創新。

蘇波表示,將加快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和創新鏈建設,推動跨領域跨行業協同創新,形成一個讓創新創業能夠活力迸發的社會環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國家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給予傾斜。

智能制造是轉型升級主攻方向

中國制造發展到今天,面臨勞動力上升等諸多挑戰,但制造業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仍舉足輕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中國制造將依靠什么搶占制高點?答案離不開智能制造。

3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中國制造包含更多中國創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托中國品牌,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創造”二字離不開技術提升,智能牽引。“我們還不是制造業強國,沒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產業發展重大技術、裝備亟待突破。”苗圩說,“完成從制造業大國向強國的轉變,智能制造將是主攻方向。”

工信部調查顯示,智能制造使目前很多工業企業減少了研發的周期,提高了設計的效率,也降低了研發成本。在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生產線上數控裝備比重達30%,近五年年均增長4個百分點。

“比如通過智能系統汽車把人從駕駛的位置上解放出來等,都是未來發展方向。”苗圩說,工信部正在參與關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研究,通過大約三年時間,選擇重點領域、地區和行業做試點和示范探索,推進智能制造發展。

瞄準工業互聯網制高點要解決五大問題

作為中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第一個十年規劃,“中國制造2025”的編制引起各方關注。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近日在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面向未來30年的上海”系列研討會上表示,“中國制造2025”實質上就是中國版的“工業4.0”,而“工業4.0”的制高點在于工業互聯網。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戰略的重要發展方向。

馮飛表示,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來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與德國工業4.0有異曲同工之處,“我們也關注裝備;德國工業4.0關注的是互聯網應用,我們要在互聯網應用方面走出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來。”

馮飛認為,制定和實施“中國制造2025”,要解決創新驅動、質量優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以人為本這五個方面的問題,要將工業化和信息化的主線深度融合。

“要解決的問題是創新驅動,就是要解決中國制造這樣一種發展方式,要轉到創新驅動發展軌道上,解決一些重大的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馮飛說。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