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
云南省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其中對水泥發展的總體規劃是:到2015年末全省水泥熟料總產能控制在1.2億噸以內,在2010年基礎上增長90.7%,年均增長13.8%。新型干法水泥比重達到94%以上,水泥散裝率提高到60%以上,90%的日產2000噸及以上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實現低溫余熱利用。全省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數量控制在100個以內,形成2~3個年產水泥2000萬噸以上的企業,排名前5位的水泥企業年產量比重超過50%。
已列入“十二五”規劃在建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33條,開展前期工作項目26個,總59條,建成后將形成新的水泥熟料產能4665萬噸;“十二五”期間要關閉和淘汰落后產能620萬噸;要用“JT技術”改造升級機立窯33條。
“十二五”期間云南省將支持和鼓勵省內現有熟料年產能200萬噸以上、國內排名前10位或以水泥資產為主上市的水泥企業,參與云南省水泥行業的聯合重組。
貴州省
到“十二五”末,貴州省對水泥發展的總體規劃是:確保水泥產量達8000萬噸以上,力爭達到1億噸;水泥散裝率達45%左右。貴州省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占總產能的比重力爭達到90%以上。采用低溫余熱發電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占40%以上。貴州省水泥企業平均能耗指標:可比熟料綜合煤耗115kgce/t,可比水泥綜合電耗93kWh/t;新建水泥項目的噸能耗指標:單位熟料熱耗≤105kgce/t,噸水泥綜合電耗≤90kWh/t。2015年利用各種工業固體廢棄物達800萬噸以上?!笆濉逼陂g淘汰全部直徑3米以下機立窯和3米以下水泥磨。
“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增日產2000噸熟料及以上規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59條,并根據市場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需要,預留3~5條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
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要同時配置純低溫余熱發電,NOX脫除系列不低于60%的煙氣脫硝裝置,各項能耗、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要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單位能耗限額標準和總量控制標準;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面推廣應用純低溫余熱發電、變頻調速、高效粉磨等技術,到2015年,60%以上的生產線完成純低溫余熱發電改造,使全省水泥平均可比熟料煤耗、可比水泥綜合電耗分別達到114kgce/t和93kWh/t。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到2014年,除少數交通不便、市場容量有限的邊遠地區外,基本淘汰機立窯水泥產能,優化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努力做大總量,調整優化結構,力爭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占全省水泥產能的90%以上。通過“以大代小”、“等量置換”的方式,在市場潛力大的地區建設單線日產4000噸以上水泥熟料生產線,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市場容量有限的邊遠地區單線規模不低于日產2000噸水泥熟料。按照“有條件、有限制”和少量保留的原則,對未列入2012年前淘汰水泥落后產能名單、具有礦山資源或可替代礦山資源的工業廢渣、且交通運輸困難區域內的立窯企業,經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核準并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后可采用“JT”窯等適用技術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