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現今大型鋼板庫行業可謂是亂象橫生,技術真假難辨、工程事故頻頻發生,一些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亦是層出不窮,致使廣大的用戶失去了鑒別真偽的標準,大量工程被一些只知此項技術皮毛卻根本沒有領會其精髓的施工單位包攬,出現了大量工程質量事故,給采用大型鋼板庫的用戶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某些企業更是在網絡上發布一些評論及文章,互相抨擊,大打“口水戰”。
近期,在水泥人網的網站上就出現了一條“鋼板倉行業技術發展真相”的評論,其中所述主要是針對有“大型鋼板庫之父”之稱的徐茂成先生(以下簡稱“徐老”)。徐老現今已是一位75歲高齡的老人,他是我國大型鋼板庫的創始人和發明人,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技術,引領了大型鋼板庫更新換代的發展潮流,他所設計的萬噸規模的鋼板庫為我國水泥存儲設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突破傳統水泥存儲方式的一項重大創舉。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評論的發布者將矛頭指向這樣一位對大型鋼板庫行業有突出貢獻的老人呢?
我們發現這篇文章主要是講“鋼板庫發展的這幾代技術與徐老均無關,多功能大型鋼板倉的定義是指它的儲存功能、均化功能和帶料維修更換流化棒功能,這與徐茂成的專利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告誡其不要迷惑大眾。”里面更是詳細的訴說了天瑞集團周口公司建設的3萬噸水泥鋼板倉出現的技術問題和問題解決的全過程。整篇文章直指徐老的原有出料系統設計存在原理上的錯誤,根本無法出料。尤其提升筒上方是敞開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加之庫基礎沉降嚴重,出料斜槽角度下降,已變成了一個“死庫”。如果不是內置流化棒出料技術的面世,可能會導致鋼板庫技術一度“胎死腹中”。并說“真要命,最最關鍵的是電話找不到您和您的家人。。。。”
而在另一位對鋼板倉技術很了解的網友對這條評論中所提及的一些問題給予了有力的解釋,他說:“首先,空壓機含水量大,電耗高,容易對庫內流化設備堵塞,堵塞后必須清庫更換設備,更要命的是經常壞,嚴重影響生產啊;”這應該是不懂供氣應具備的條件造成的!含水量大如何處理?這是有成熟措施的,請問采用什么措施懂嗎?這是通用技術!連這點技術都不懂怎么做庫啊?不處理含水量大的問題,“容易對庫內流化設備堵塞,”,這是自然的!原始庫實用五年都沒出現這種問題,怎么現建庫就出現這種問題哩?盜竊技術的人聲稱不清庫便可更換氣化管(現改稱“流化棒”),并聲稱是一大犮明!真是笑話,有點悟性的人也不致對此淺識的犮明喧囂吧!
所謂電耗高是怎樣得出的結論?它的基準依據是什么?給什么指標作對比?
還有“再者,結構不安全,不是全世界各地都使用相同的材料和結構形式,有些地方結構出問題、鋼板開裂,”這是說的庫體問題,奇怪了!原始庫實用了近三十年都沒有這種情況,為什么現在“有些地方結構出問題、鋼板開裂”?這不是普遍現象吧?為什么“有些地方結構出問題、鋼板開裂”?很簡單,這是不懂儲料狀態造成的!
至于“沉降太大”,這一定指的基礎!原建庫在我離開始建廠后,因不懂流化程序的操作,而改變了出料方式!就是這種改變而減小荷載力后,于去年改造中又提高了六米左右,如果有“沉降太大”的缺陷,不會再通過提高高度擴大承重力吧?
還有一句“真要命,最最關鍵的是電話找不到您和您的家人。。。。”這我也很奇怪,徐老的手機號網上是公開的(13863529055),QQ(870276659)!這也是公開的!怎么會找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