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3-11-05 09:47:09 來源:水泥人網

三一重工向文波:民企應做創新發展探索者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現在正處于轉型升級的前夜。當前國內市場增速放緩,對“中國制造”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其關鍵要看“中國制造”能不能從規模優勢向創新驅動轉變,像上世紀美國、德國、日本企業一樣,完成自身“驚險的一躍”,建立起可持續的全球競爭力。在各種所有制成分企業中,民營企業往往有著最堅定的市場導向、最靈活的激勵機制,創新動力強大,是活力突出的創新主體。

過去30年,民營企業對提升“中國制造”實力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以制造業中的工程機械行業為例,上世紀中國挖掘機市場的前10名都是外資品牌,混凝土機械90%以上市場由德國企業占據,建設工地上基本都是進口設備。短短十多年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就成功實現進口替代,發展成為最具全球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僅三一重工一家,就占據了混凝土機械的全球第一、挖掘機等產品的中國第一。全球臂架最長的86米泵車、全球最大的3600噸級履帶、亞洲第一臺千噸級全路面起重機等產品,都在中國民營企業科研人員的智慧和汗水中被打造出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1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關鍵是創新,民營企業則成為激發行業創新活力的“鯰魚”。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升為決定民族前途命運的戰略,著力推進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民營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力量之一,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過程中,基于自身獨特優勢,已不僅是重要的參與者,更有責任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探索者。

民營制造企業的創新探索,首先是對新技術的探索。“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這些都將給制造業相關技術的創新帶來巨大契機。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究,不僅有利于增強民營制造企業自身競爭力,也將推動中國制造業的升級。

回顧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其實也是對新技術進行探索的過程。我們通過解決超高壓泵送等技術難題,成功實現產品進口替代,帶來了自身長達 10年年均60%、行業年均25%以上的增長;又通過攻克核心零部件技術和先進控制技術的難關,大幅提升設備施工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和能耗,為客戶創造了巨大價值,從而始終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在全球市場競爭中也不斷體現出中國力量。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