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20日公布《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今后十幾年,我國將投入4.7萬億元,到2030年建成總規模約40萬公里的國家公路網。
據悉,此規劃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交通運輸部編制。交通部總規劃師戴東昌在國務院新聞辦2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總規模40.1萬公里國家公路網由普通國道和國家高速公路兩個路網構成。建成后,全國所有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將都有普通國道覆蓋,國家高速公路連接所有地級行政中心及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及以上城市。
根據規劃,普通國道將由原來規劃的10.6萬公里調增到26.5萬公里,增加1倍多;國家高速公路里程將由8.5萬公里增加到11.8萬公里,增加3.3萬公里。
具體來講,普通國道網由12條首都放射線、47條北南縱線、60條東西橫線和81條聯絡線組成,總規模約26.5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網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及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約11.8萬公里;另規劃遠期展望線1.8萬公里,位于西部地廣人稀地區。
“我國公路交通的快速發展,有效緩解了運輸緊張狀況,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公路網絡規模結構不斷變化,既有國家干線路網仍有一些不適應情況。”戴東昌說。
一是覆蓋范圍不足。全國還有900多個縣沒有國道連接,18個新增城鎮人口在20萬以上城市和29個地級行政中心未與國家高速公路相連接。二是運輸能力不足。部分國家高速公路通道運能緊張、擁堵嚴重。三是網絡效率不高。
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司長黃民說,規劃首次研究了我國未來公路網的總體規模和層次結構,提出未來我國公路網總規模約580萬公里。
為保障規劃實施,國家將修訂《公路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相結合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公路建設投融資政策,逐步建立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統籌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