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加快建材工業轉型升級,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新型建筑材料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非金屬礦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5個子規劃。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是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的具體部署,是推進未來五年我國建材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以下為水泥人網整理出的水泥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內容。
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水泥工業持續快速發展,整體素質明顯提高,較好地滿足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一)產量效益同步增長
2010 年全國水泥產量18.8 億噸,是2005 年的1.7 倍,年均增長11.9%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7100 億元,利潤總額650 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2% 和58% 。
(二)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
2010 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為12.6 億噸,是2005 年的2.6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占總產能的81% ,比2005 年提高41個百分點。日產4000 噸及以上熟料的產能占57% 。五年淘汰落后產能3.4 億噸。2010 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中,中部地區占25% ,西部地區占56% ,中西部布局進一步優化。
(三)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企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大企業快速成長。2010 年熟料產量過千萬噸的水泥企業有22 家,合計產量5.4 億噸,占水泥熟料總產量的45.8% ,其中有2 家產量超過1 億噸。前10 家企業水泥產量4.7 億噸,占水泥總產量的25.3% ,較2005 年提高10 個百分點。
(四)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通過淘汰落后,推廣余熱發電、節能粉磨、變頻調速、水泥助磨劑、廢渣綜合利用等技術,2010 年每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綜合能耗降至115 千克標準煤,比2005 年下降12% 。年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超過4 億噸。55% 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配套建設了余熱發電裝置。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窯無害化最終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類固體廢棄物(以下簡稱協同處置)示范工程。
(五)技術進步加快
大型立磨及其配套減速機、高效篦冷機、窯尾斗提機等關鍵設備取得重大突破。低溫余熱發電技術與裝備、輥壓機粉磨系統、變頻調速系統、袋式除塵、水泥助磨劑等技術廣泛推廣應用。協同處置技術取得重大進展。
(六)裝備水平明顯提高
實現了日產萬噸級水泥熟料生產裝備國產化。水泥大型裝備設計、制造、安裝等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依托自主開發的成套技術,廣泛參與海外水泥生產線建設工程總承包,帶動了大型成套水泥裝備批量出口。2010 年我國水泥工程建設占國際市場40%以上的份額。
但與此同時,當前我國水泥工業仍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發展滯后,產業鏈短,附加值低。二是落后產能規模仍然較大,節能減排任務艱巨。三是部分地區重復建設,產能嚴重過剩。四是產品質量檢測和市場監管薄弱,部分企業社會責任意識仍待提高。五是行業管理亟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