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10 月20 日,公司發布2011 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9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8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118%。EPS 為0.18 元。
分析與判斷
業績符合預期,凈利潤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水泥銷量844.70 萬噸,同比增長15.43%。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符合半年報中“同比增長120%~170%”的盈利預期。其中,三季度單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8 億元,同比增長118%。
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水泥平均售價的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2.6%,主要原因是水泥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速(20.78%)高于水泥平均銷售成本的同比增速(14.48%)
三季度單季公司水泥銷售283.98 萬噸,同比上漲8%;噸售價348.6 元,環比上升2.3%;噸毛利108.8 元,環比上升2.86%;噸凈利55.6 元,環比上漲3.7%。
粵東市場確定性強,供需關系持續改善
報告期內,公司所在粵東市場具有較強的確定性:由于粵東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使需求端較為穩定;落后產能淘汰和新線審批政策的嚴格執行使供給端不斷收縮。今明兩年粵東地區確定淘汰800 萬噸落后產能,在新線審批放開后,有較大可能性由公司等量替代此部分產能。
同時,不同于國內其他地區企業量價聯盟帶來的博弈困局,粵東地區“易守難攻”,外來競爭壓力小,使區內水泥競爭格局清晰,公司占有絕對的主導權。另外,公司限電壓力也較小,除了余熱發電系統覆蓋所需電量的三分之一外,區內電站較多,電力供應充足。
四季度是水泥行業傳統的旺季,同時公司完成了對惠州生產線的維修工作后,產銷量必將進一步提升。近期公司公告將建設連城縣商混攪拌站,向水泥下游產品延伸的意圖明顯,中長期將有利于公司發展。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預計公司2011-2013 年EPS 分別為0.72 元、0.86 元、1.05 元,給予謹慎推薦評級,目標價由17.6 元下調至12.9 元,對應2012 年EPS、15 倍PE。
風險提示
業績低于預測的風險、大盤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