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水泥協會提供的數據,中國的水泥產量從改革開放時的6524萬噸一路發展到2008年的13.9億噸,30年增長20倍,雄踞世界第一。但2008年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影響,中國的水泥產量同比僅增長5.2%,大大低于2003年至2007年間的增速。
在影響水泥業下游需求的各項因素中,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是關鍵點。2009年國內的樓市前景繼續充滿不確定性,在此局面下,中央政府提出的大規模投資計劃被水泥行業視為最重要的需求增長點之一。
????“水泥行業必須珍惜國家4萬億元投資計劃帶來的增長效應。”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崔星太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建材是最早一批受益于國家投資計劃的大型央企,在今年2月中旬,由中國建材集團投資6億元的北川中聯水泥項目舉行土建開挖儀式,被業界視為水泥企業爭奪災區重建市場的標志性事件。
????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規劃研究中心主任郭文龍指出,以“鐵公機”項目為代表的基建投資有望成為2009年水泥需求主戰場的原因,一是因為其水泥用量大,二是因為項目有一定的商業回報率,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起來比較積極。他預計在中央投資的帶動下,今明兩年全國各地的交通建設投資增量將接近1萬億元,幾乎與2007年全年的國內交通建設投資總額相當。
????不過,崔星太提醒,2009年國內水泥業在重迎機遇的同時,產品結構和行業結構方面的調整任務不能忘記。水泥作為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產品升級壓力較大,國家對此也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間要把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占總產量的比例提高到70%以上的目標。另外,中國水泥行業的集中度不高,“小水泥”企業遍布全國各地,今明兩年還有過億噸的落后產能淘汰空間。對此,崔星太表示,中國建材集團已于近期獲得建設銀行20億元的并購貸款額度,在未來會進一步加強行業聯合重組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