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住建局網站近日公布《佛山市住房建設規劃(2011-2015)(初稿)》(以下簡稱“《規劃》”),并向市民征求修改意見。佛山市在規劃的五年內,計劃建設19萬余套商品房、3萬余套保障房及8000余套公共租賃住房;預計到2020年,保障房覆蓋面將達到20%。
《規劃》建議,佛山應完善住房保障準入及退出機制,針對設立引進人才、殘障人士、長者、單身人士等不同人群的住房需要,參照香港公屋申請辦法設立獨立的申報通道,以優化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同時,建立嚴格住房保障退出機制,保證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
商品房
5年開建19萬套
此次規劃范圍為佛山市禪城區、南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四區,由佛山市住建局委托廣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編制。《規劃》指出,至2010年底,佛山住宅建筑面積為1.4億平米;2012年底上升至1.5億平米,城鎮居民人均住宅面積達到38.8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已達到較高水平”。
根據《規劃》,2011-2015年,佛山市供應住房建設用地1192公頃,其中商品房用地1118公頃,保障房用地74公頃。其中,需建設商品房2154.96萬平方米,共計199558套。相比2006-2010年的已有成交量,二者水平基本相當,但略有下滑。
“這說明佛山房地產正在可持續發展。”廣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琳分析,“佛山市場穩定,可以給政府和開放商積極的信號,對推出土地的量和開發量有信心。佛山這種不錯的趨勢,有賴于前幾年正常的成交量。”
保障房
投入36億建設
佛山將繼續加強保障房建設,通過改建、擴建、開發商配建的多種方式籌集房源。截至2012年底,佛山市由政府掌握的可用于解決各類人群住房困難的保障性住房套數共計8732套。《規劃》指出,2011-2015年預計投入36億元、建設33833套保障房、建筑面積203萬平;此外,2013-2015年需新建公共租賃住房11679套。到2015年底,佛山住房保障覆蓋面預計達到15%左右。
2013年底前,佛山將把符合條件、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住房保障范圍。經過需求調查,佛山市共有6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陳琳透露,“外來務工人員數量多,居住分散、流動性較大,正在單獨制定規劃;需要分步驟建設保障房,第一期預計建設2000多套,首先滿足一家人共同居住的外來務工人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