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目前水泥行業上市公司多屬于某一區域的龍頭企業,不在“組合政策”調控范圍內;隨著“組合政策”的實施,不達標的中小水泥企業“關停并轉”后,反而給水泥上市公司留出了更大市場空間。
昨日,受國家十部委年內將完善“組合政策”,抑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這一利空消息影響,水泥板塊全線暴挫,板塊指數跌幅達6.45%,位居板塊指數跌幅第一。個股方面,華新水泥(600801,股吧)(600801)、海螺水泥(600585,股吧)(600585)、冀東水泥(000401,股吧)(000401)跌停。
不過,對于水泥股的暴跌,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有關分析人士表示,“組合政策”致水泥股承壓,但對水泥股的影響中性偏正面,投資者不妨逢低吸納龍頭股。
“組合政策”施壓力
有分析師認為,昨日水泥股的大跌,主要是受“組合政策”的影響。據悉,在國家十個部委年內將完善的“組合政策”中,涉及到水泥行業的有“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和國有企業業績管理,實行問責制”。
“這不是一句空話”,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總監趙國新說,將用經濟手段促使這些高能耗、高污染行業中難以達標的企業自動退出。比如在生產中使用的電力,將突出差別電價,讓你自己承受不起而“繳械投降”。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高耗能和落后產能行業增幅達12 .8%,其中水泥產量增長19.2%。而與去年相比,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增加46%,但目前各地淘汰落后產能進度與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的要求存在差距,最后四個月的任務比較艱巨,估計接下來將有一系列涉及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的重大政策陸續出臺。
趙國新認為,今年淘汰落后產能形勢嚴峻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目標定得比較高,以往落后產能都是按照能耗高、污染重等原則以規模界定,現在則更多參照并依據更嚴格的環保、能耗指標;二是有關地區實施力度不夠。因此,“組合政策”中還將實施“問責制”,通過加大地方政府的責任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資金面不支持也是水泥股大跌的原因之一”,趙國新說,央行準備金新規從9月5日開始實行,據有關資料顯示相當于凍結銀行體系流動性規模為9000億元左右,資金的“缺血”直接導致本輪股指下跌,而水泥股同時遭遇政策利空,因此,其股價跌幅位居第一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