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廣靈縣鳳凰山腳下的廣靈金隅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生產線,自2012年底達標以來,近兩個月實現穩定運行。曾是亂石林立、雜草叢生的山坳,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變得廠房林立,機聲隆隆。這條在鳳凰山懷抱中悄然崛起的年產186萬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在歡騰中訴說著廣靈金隅水泥公司艱辛創業的歷程和科學發展的理念。
謀發展 困境再圖強
五年前,千福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破產停業,富成水泥公司以競拍的形式購接了這個原規摸年產20萬噸的企業,改革的浪潮讓富成公司的一群煤礦人從母體中剝離出來。隨著國家對水泥產業年產10萬噸以下的小企業逐步淘汰政策的出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個剛剛誕生的小廠就遭遇了市場經濟的風霜雪雨。富成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現實的壓力和前途的危機,經過仔細分析形勢,尋找出路,最終體會到“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生存理念。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他們一手抓生產,一手抓發展,在保證年產能突破20萬噸的同時,多方籌措資金,要在公司南側一片亂石崗上興建一條4000t/d熟料水泥生產線。然而,發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工程剛剛進入安裝階段,富成水泥公司便遭遇行業疲軟期。受宏觀政策等因素影響,水泥市場開始供大于求,產品價格一路低迷。各大水泥廠相互殺價爭奪市場,靠著低利潤甚至虧損來維持企業艱難的生存。由于資金問題,項目建設進展緩慢直至停建。在艱苦創業中剛剛看到一點希望的富成水泥公司,如一葉小舟,在波濤洶涌的激流中沉浮搖曳。企業何去何從?發展的道路該怎么走?富成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公司領導審時度勢,對國家行業政策和主要目標市場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調研分析,同時基于對水泥制造行業的陌生,一伙采煤人選擇了激流勇退。為搶抓機遇、做大做強企業,富成水泥公司積極尋求戰略伙伴。公司憑借資源豐富、交通便捷等優勢,經過多方全方位調研,并從社會穩定、增加職工收入等角度出發,最終選擇將幾經梳妝打扮的“女兒”嫁給了秉承“共融、共享、共贏、共榮”理念、力爭打造“使命金隅、價值金隅、責任金隅”的北京金隅。
大手筆 書寫大項目
廣靈金隅水泥公司項目上馬后,諸多問題迎面而來。為快速推進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廣靈金隅水泥項目領導組和項目工作小組成員,發揮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不分白天晝夜,放棄節假日,不辭辛苦地查資料、調試設備。他們輾轉在礦山和主生產線設備之間,以驚人的速度搜集、整理了大量資料,校正、調試了熟料生產線所有設備。餓了,就泡包方便面或啃口饅頭充饑;困了,就在臨時休息室瞇會兒。有時調試設備到第二天清晨,甚至連續一星期洗不上一次澡,一個多月回不了一次家。就這樣,廣靈金隅人以執著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就完成了其他企業需要數月時間完成的調試、點火、投料等諸項工作,并取得了單機試車、聯動試車、一次性點火成功、一次性投料合格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