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業名單(第一批),提出到2015年,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總產值3000億元,并對示范基地和骨干企業提供財政和信貸支持。在首批骨干企業名單中,包括江銅集團、云錫集團、三鋼集團、新疆天業集團等上市公司大股東,也有華新水泥、鹽湖股份等上市公司直接上榜,且其綜合利用項目的目標產值已超越公司當前營收規模,顯示巨大的發展潛力。
據發改委通知,首批共有24個地區和單位入選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另有26家骨干企業入選。計劃通過首批示范基地和骨干企業建設,到2015年,形成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能力5.5億噸/年,其中新增利用能力1.2億噸/年,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總產值3000億元。相關項目將獲中央預算內投資優先支持,及信貸重點支持。
在骨干企業中,不乏上市公司身影。如作為華中水泥龍頭的華新水泥,計劃到2015年,年利用各類固體廢物1600萬噸,其中煤矸石100萬噸、粉煤灰600萬噸、工業副產石膏100萬噸、冶煉渣800萬噸,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年產值160億元,而公司去年營收規模還不到130億元。
據公司公告披露,華新水泥已在湖南建設有120萬噸/年鋼鐵廢渣綜合利用項目,今年投產。公司還以全資子公司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為平臺,展開一系列固廢處理項目的建設。華新水泥總裁李葉青表示,公司未來將力爭使固廢處理等環保產業銷售收入超過水泥業。截至今年11月底,公司環保產業收入僅6000多萬元。這主要是由于一大批項目才剛上馬,雖然目前已有兩個項目產生效益,但絕大部分還有待正式投產運行。不過,公司表示未來“實現發改委披露的目標應該不成問題”。李葉青表示,公司正從傳統水泥生產企業向綠色環保企業轉型,不僅為社會提供建筑材料,更是環保服務供應商。“過去,我們是在生產水泥的同時做環保,現在是做環保的同時生產水泥”。
除華新水泥,國內鉀肥龍頭鹽湖股份也入選首批骨干名單,其建設目標為:到2015年,將鉀資源開發回收率提高5%,選礦回收率提高2%至5%,鎂鹽、鈉鹽、鉀鹽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5%、50%和15%以上,年利用廢鹽900萬噸,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年產值138億元。作為對照,鹽湖股份去年營收規模近68億元。
目前,鹽湖股份營業收入近九成均來自氯化鉀。在今年半年報中,公司提出,2012年以穩固鉀肥行業為根基,借助綜合利用項目,加快企業經濟轉型,將公司從單一的鉀肥行業逐漸形成鉀、鈉、鎂、鋰多元素綜合開發的化工企業,利用鹽湖的資源優勢,使企業走上綠色循環經濟之路。不過,公司同時表示上半年鉀肥供應充足,需求不旺,出現價格下滑,并且運力較為緊張,主業氯化鉀受到銷售和運輸的雙重壓力。因此,公司的資源綜合利用前景,還需考慮終端產品的定位、市場行情等情況,還需考慮運力的限制。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公司價值會凸顯;若下游市場低迷,公司則可能面臨銷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