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煤炭、水泥這三個周期性行業今年跌幅整體較大,這從市值波動可見分曉。
銀行業總市值的絕對值今年年初是58394億元,從變動的情況來看,3月中旬達到60610億元,比年初上漲3.79%。這是今年第一季度末的一波普漲行情所導致的。不過,銀行板塊很快就出現了調整。到7月17號,銀行業總市值回落到53727億元,比年初下降7.99%,比三月中旬回落了過10%,是個近期難得的低點。如果再考慮到期間交通銀行(601328)的增發等情況,從市值的角度不難看出整體資產價格的走低。換言之,銀行業處在行業周期低位。銀行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如何呢?2011年年末“利潤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的言論漸漸走遠,2012年主流觀點大多認為銀行業成為受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目前僅寧波銀行(002142)在一季報中披露了中報預告,預計上半年業績增幅20%~30%。相關業內人士有評論認為在非對稱降息后,銀行業績會受到一定影響,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加快降使銀行業高額利潤的時代將面臨挑戰。
煤炭、水泥和銀行業的走勢大同小異。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總市值3月中旬比年初漲10.69%,近期比年初下跌5.87%。水泥行業3月中旬上漲8.27%,近期比年初下降8.20%。升降趨勢相同,但從幅度來看煤炭相對上升多些,下降要少點,水泥升降幾乎持平,和銀行業的升少降多略有不同,但三行業同處周期性低位。
英策咨詢近日發布2012年中國滬深300上市公司業績預測,滬深300中21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的收入及凈利潤合計,分別增長19.95%和13.46%,與去年的兩項增長率39.19%和16.75%相比,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整體外部環境繼續惡化,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煤炭需求不足以及行政手段對市場價格的干預,使得今年的煤炭行業面臨重重困難。今年3月22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煤炭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核心是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發展大型企業集團,保障煤炭穩定供應,發展潔凈煤技術和促進煤層氣產業化發展等。規劃指出,到2015年,中國煤炭年產能要達到41億噸。就目前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對煤炭的依賴度還比較高,雖然短期內行業呈現波動,但從長遠看,一旦整體經濟走出谷底,煤炭業仍然很有可能保持平穩快速發展。
至于水泥行業,目前的問題主要是供需失衡。特別是6月下旬后,水泥行業迎來傳統淡季。即便企業停產保價,水泥市場價格仍步步下挫,可見需求端不足的特征顯著。樂觀來看如果基礎建設類投資最差時機已過,下半年有望環比改善,房地產銷售情況的轉暖也會帶動行業投資底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