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國內唯一的“雙料董事長”中國建材集團(下稱中建材)董事長、國藥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開始,希望通過兩年時間把中建材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徹底地建立起來”。
近年來,隨著國資委推進央企市場化改革,其中,配合董事會制度的逐步推廣,通過引進職業經理人制度來改革央企內部治理結構,已在多家央企內部實行。
宋志平曾向國資委有關領導反映,董事會解決決策人員來源和機制問題,但只解決了央企市場化的一半問題,“另一半就是要解決執行層的職業經理人制度。”
“如果我們能過這一關,企業就能做強做優,就能成為世界一流,如果過不了這一關,我們則有可能在市場面前再打敗仗。”宋志平表示。
不過,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家央企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面對一些難以改變的因素,體制與人才仍走在漫長的改革路途上。
宋志平也坦承,職業經理人員怎么選聘,怎么發揮作用,如果干得不好怎么退出,“這些都是我們要一一解決的問題”。
雖然進展艱難,但國資委依然在努力提高央企經理人市場化招聘比例。據國資委企業改組局副局長郭小偉透露,最近,國資委和中組部正在制定一個新條例,使董事會在用人方面進一步市場化。
中建材“野心”
兩年內建立徹底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在外界看來,算是中建材在公司內部結構治理改革上的一大野心。
目前,央企改革已步入深水區,面臨一系列改革難題。宋志平堅信,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就是破解了央企改革的一大難題。
宋志平透露,中建材正在請中介機構細化完善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在職業經理人的操守、業績能力、待遇、退出通道等方面做出制度性安排,“把過去在這方面的探索進一步制度化”。
中建材的職業經理人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內部培養,二是通過獵頭公司招聘,三是在聯合重組中由一些被重組企業的管理人轉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