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電荒是指嚴重的缺電現象,通常發生在夏季,導致電荒的原因較多,如缺煤,發電機組裝機容量不夠,發電企業停機容量太大,水電站缺水,電的消耗太多,耗電企業多等。由于電荒引發的間斷性停電會給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分析:
電荒對于中小型水泥企業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水泥企業1天沒電,造成的直接損失那是巨大的。
從我國水泥行業的整體來看,電荒對于產能過剩的水泥行業來說,是“歪打正著”,從客觀上,調整了水泥行業的供需關系;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限電也使水泥需求得到了抑制,需求的減弱勢必加劇供給的矛盾,所以正反兩個方面都會給水泥行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有分析認為,電荒是由煤荒直接造成的,其實不然。據水泥人網了解,今年10月山西煤炭產量達6758萬噸,創歷史月產量新高;預計今年山西省煤炭總產量將達到7.2億噸,從而超越內蒙古重新確立全國煤炭產銷第一大省的地位。因此,山西不存在煤炭產量不足的問題。
而據水泥人網記者了解,山西部分發電企業因“煤”停機的原因之一,是少數火電廠還延續著“小煤窯”時代的思維,圖便宜、不建儲煤場或小庫存,不與大產煤企業簽供貨協議,結果現在小煤窯沒了,鬧了“煤荒”。
“因‘煤’停機的表象,其根源就在‘市場煤’與‘計劃電’的價格體制不順。電價屬于國家行政調控,而煤炭的價格卻已市場化。”該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以來煤價漲幅遠超電價,部分未簽訂煤炭供貨協議的發電廠虧損面加大,因此不愿買煤而停機,而并非因煤荒而停機。
隨著我國部分省市電荒的屢次出現,大部分水泥企業也采取了措施。據了解,大部分水泥企業對新建和現有的水泥生產線進行了配套余熱發電建設。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底,有67%的水泥企業配套了余熱發電設備,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荒的壓力,給水泥生產線的正常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事件:
1.7月份,受電荒影響,湖南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水泥產銷均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水泥產量下降約20%。
2.8月初,廣西遭遇近20年來缺電程度最嚴重和時間跨度最長的缺電局面。當地相關部門對水泥企業采取了限制用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