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以外銷為主的企業,為何舍近求遠到廣安?
“廣安離重慶寸灘保稅港只有一小時車程,物流成本與廣東相差無幾,但土地、勞動力、原材料價格卻比廣東低得多,對廣東的外銷企業來說,這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嘉龍項目負責人李朝平道出原委。
借力成渝經濟走廊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廣安大力發展交通,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的目光。1-6月,廣安市共引進項目388個,履約項目644個(含256個續建項目),到位資金100億元,同比增長52.7%。
投資500億建川東綜合交通樞紐
去年底,鄰墊(滬蓉高速一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加上已建成通車的廣南、達渝、南渝高速公路,廣安成為連接成渝兩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節點。
在廣安市委書記王建軍看來,廣安要變“川東門戶”為“川東樞紐”,只有科學利用成都主樞紐、重慶交通圈的輻射效應,主動與兩大區域性中心城市對接,區位優勢才能變成交通優勢。
6月12日,廣安市敲定《廣安建設川東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將投資500億元著力構建“大通道”格局,將在現有公路交通的基礎上建成“六環、八橫、十縱、四支”的公路交通網,通過8條高速公路的建設,打造區域內市縣“半小時”交通圈,融入重慶“1小時”交通圈和成都“2小時”交通圈;利用蘭渝鐵路、渝懷鐵路鄰涪貨運線、廣鄰渝城際等鐵路建設,實現廣安客貨鐵路運輸的高效便捷;渠化嘉陵江、渠江,達到IV級航道標準,打通連接嘉陵江和長江沿途碼頭的水路通道。
借“道”打造五大優勢產業
8月底,投資12億元的香港昌興年產4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將在廣安開工。這是繼紅獅水泥后廣安一年內來開工的第二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水泥項目。兩大項目投產后,廣安可年新增水泥產能700萬噸,領跑川東。
兩大水泥企業看中的除了交通外,還有資源。“廣安礦產資源豐富,就地建廠可減少原材料運輸成本。”香港昌興水泥項目負責人說。
廣安有豐富的礦產、水能、鹽鹵和天然氣資源,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一直是一道難題。“交通建設先行為廣安發展資源型產業提供了前提,產業帶動的大物流又為通道經濟提供了支撐。”王建軍介紹,廣安正依托交通優勢,以大項目為抓手,發展壯大能源、建材、化工、機電配套、農產品加工5大優勢產業,助推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1-6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17.6億元,同比增長38.3%。
增強通道“磁鐵”效應
去年底,江蘇一家企業準備投資5000萬元在廣安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因缺乏配套物流而作罷。這讓廣安意識到:如果不能放大通道的“磁鐵”效應,“吸”住發展要素,“通道經濟”就會成為“過道經濟”。
6月10日,廣安與廣東京盛投資有限公司正式聯手打造集生產、貿易、物流、會展于一體的廣安廣東工業園,5年內入園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將達30億元以上。
王建軍把工業集中區形象地比喻為“磁鐵”,“廣安要想發揮交通樞紐綜合效益,只有通過高標準的園區建設和高質量的服務配套,才能吸引更多的資本。”
目前,廣安已在“大通道”沿線布局10余個工業集中區,面積達20.9平方公里,入駐企業201戶。同時,為增強“磁力”,還為入駐企業簡化辦證手續,搭建融資平臺,在用電、用水等方面給予優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