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美女免费观看_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_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亚洲电影激情视频网站

2011-09-06 00:46:48 來源:水泥人網

大型裝備國產化還需行業整體推動

??? 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的水泥行業需求放緩、增速下滑,復雜多變的形勢一度讓水泥行業人士憂心。不過,在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以及四川災后重建與中西部振興巨大市場預期需求的帶動下,盡管發展有所放緩,但水泥行業的兼并重組、市場爭奪依然在繼續。而且,不僅僅是水泥產品本身,2008年,大型水泥國產化設備的競爭也比以往更激烈。水泥設備設計制造企業紛紛加快了大型設備的研制步伐,以期把握目前的戰略性機遇。

??? 大型設備國產化步伐加快

???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建材工業的技術水平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國家,技術人員配備也極度匱乏,國內還不具備自制成套設備的能力。

??? 在水泥工業歷史上,1978年,我國首次從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和三菱重工業公司各進口一套日產4000噸的熟料窯外分解窯新型干法成套設備,迅速提高了我國新型干法技術的研制開發水平。通過對國外設備的消化吸收,我國相關科研、設計單位基本掌握了預分解窯干法技術,設計出日產700~2000噸熟料的生產線成套設備。

??? 盡管如此,國內的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是有很大差距。以國產輥磨為例,雖然在引進消化技術的同時也進行了自主開發,但是至2000年也只能滿足日產2500噸生產線的配套要求,系統產量200噸/小時、5000噸/天級以上配套生料輥磨完全依賴進口。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蔣明麟就曾表示,水泥工業大型生料輥式磨長期依賴進口,嚴重阻礙了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和進步。

??? 由此,為了提高我國水泥裝備技術水平、降低工程項目投資,同時促進我國水泥裝備開發設計、加工制造,耐磨材料生產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提高國際競爭力,國家“十五”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設立了日產1萬噸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產工藝與成套設備研制項目。

??? 有了國家項目的支持,水泥行業對大型裝備的研發動力增強。2008年儼然是大型水泥生產線國產設備研發豐收的年份。第四代冷卻機、日產5000噸立磨、大型破碎機等設備紛紛研制成功并投入運行,水泥大型設備國產化進入了新時期。

???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對中國工業報記者表示,水泥大型設備國產化的進步,不僅打破了國外設備在技術上的壟斷局面,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生產線在長期使用中的維護和備品備件更換的成本。不過孔祥忠也認為,目前國內大型設備在加工工藝、運行經驗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他說:“以大型立磨為例,至少前5臺的運行都是一個摸索和經驗積累的過程。”

??? 研發與制造競爭激烈

??? 中國水泥大型設備在國產化上的巨大突破,并非單個企業的功勞,而是整個行業努力的結果,是建立在眾多企業競合基礎上的。相互之間的合作自不必說,在大型設備研發上,幾大設計制造企業的競爭場面頗為壯觀。

??? 隸屬中國中材集團、中國建材集團兩大建材央企的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與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競爭由來已久。據專家介紹,天津院綜合實力較強,中國水泥行業早期所有設備的設計幾乎都出自該院,而合肥院則對水泥粉磨原理的研究和新型設備的開發有獨到之處。在水泥生產線大型國產設備的研發上,兩者幾乎同時開始。

??? 2008年11月初,天津院在遼寧遼陽宣布,該院第一臺日產5000噸的輥式磨研制成功。早在2007年3月,該院就與遼寧富山水泥公司簽訂了第一臺配套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的輥式磨合同,實現了日產5000噸級熟料生產線的立磨國產化,系統于2008年9月成功投產。

??? 而在2008年12月底,合肥院也在浙江衢州宣布,該院自主研制的HRM4800型水泥原料立式磨,成功應用在浙江虎山集團有限公司的日產5000噸生產線上。同時表示,各項技術指標運行三個月以來均達到并超過了設計要求,磨機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 競爭不僅僅在大型立磨上。據記者了解,合肥院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效節能WHEC系列步進式冷卻機,已于2008年12月28日在安徽蕪湖正式投產,完全滿足日產1000~1萬噸水泥生產線的需要。而在2008年年中,天津水泥院與丹麥富士摩根公司合作研制了我國首臺第四代新型干法水泥裝備冷卻機,能夠使熱回收效率提高3%~5%,冷卻風機電耗降低20%。

??? 競爭也不僅僅存在于這兩家設計研究院之間,包括南京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等數家水泥設備設計研制單位都參與其中,中信重工等一些企業也參與到競爭中來。中國水泥協會技術中心主任王郁濤對中國工業報記者介紹,中信重工大型機械設備加工制造實力比較強,一直在水泥主機設備制造上占有優勢。

??? 設備研發還需市場檢驗

??? 在水泥大型設備研發上激烈的競爭,動力源于水泥市場的快速發展。據介紹,2008年全年約有120條新線建立,未來的新線建設速度肯定會有所放緩,但規模依然很大。中國建材聯合會科技部主任周清浩此前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到2010年我國要實現70%的新型干法比例,約有100~200條新線需要建設。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