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行業格局將發生巨變
(左)中材集團董事長譚仲明 | 海螺集團董事長郭文叁(右)
在經過一段時期的相對沉寂之后,水泥行業或將再次醞釀足以影響行業格局的巨變。
4月16日,中國中材集團公司(下稱中材集團)宣布,2009年公司將攜110億元資本金參與行業競爭,其中過半資金將用于并購,并將在年內完成對冀東水泥的收購。而就在半個月之前,中國建材集團剛剛宣布了用3年時間將產能擴充到3億噸,力爭行業第一的發展規劃;行業龍頭海螺水泥也不甘示弱,4月8日與陜西禮泉簽下43億元大單,繼續擴大產能。
這一切的根源來自4萬億政府投資。在刺激水泥需求大增的同時,無疑也將引爆新一輪水泥行業之爭。
近年來,水泥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冀東水泥散點式擴張遍地開花卻老家不保;金隅集團、中國建材、中材集團紛紛發力環渤海;北方水泥的組建加劇東北市場爭奪;中國建材南北并舉,力爭產能第一;海螺水泥穩守東南,擴軍西部;西北地區中材集團先到稱王,坐擁賽馬實業,虎視祁連山,盈利豐厚;西南地區拉法基領銜,眾巨頭群雄逐鹿災后重建。從東南沿海到華北,再到東北、西北和西南,水泥行業競爭的戰火隨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推進而逐步轉移,大小戰場遍布全國。
在中央拋出4萬億元投資計劃后,幾個經濟大省隨即推出了各省各區域的基建計劃。中國建材總裁曹江林認為,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資預計將使2009年全國水泥需求重新拉高至8%左右的增幅,總量將從2008年的13.9億噸,上升為15億噸。而同時,由于我國水泥行業與國際相比還很落后,新型干法僅占到總產能的56%,有大量的落后產能需要淘汰,而這其中隱藏著大量的并購整合機會。
"未來兩年,水泥行業將掀起并購熱潮。"中國水泥協會副理事長劉作毅在接受《投資者報》采訪時明確表示。幾年前,我國水泥行業還是以落后工藝和小企業為主,現在已經慢慢開始以新型干法技術為主導,以大企業為主導。但目前大企業主導還遠遠不夠,大企業占的比重還遠遠不足,集中度太低。劉作毅稱,"水泥行業開始進入一個并購整合的時代,整合才剛剛開始。"
東南--老大爭奪戰
近兩年,水泥行業龍頭一直是海螺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爭奪的焦點。海螺水泥是之前當之無愧的行業王者,但中國建材攜央企資質,趕超的勢頭猛烈。
重組聯合是中國建材在水泥行業的主要成長路徑和擴張方式。2007年9月26日,由中國建材牽頭,聯合尖峰集團、江西水泥等共同組建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南方水泥主攻"東南經濟區",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南;而中國建材水泥業務之前主要是依托其控股公司中聯水泥。中聯水泥是淮海經濟區最大的水泥企業,原有的產能主要分布在蘇北、魯南、皖北,具有2300多萬噸水泥產能,是國家重點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兩者對位于安徽的海螺水泥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
中國建材牽頭成立南方水泥后,即宣布將通過并購及聯合重組等方式,對東南經濟區的部分水泥企業進行整合,以盡快搶占該區域市場,最終占據40%~50%的市場份額。據悉,中國建材已先后與華東地區的30余家水泥企業簽訂收購意向書或框架協議。
海螺水泥目前主要的市場在華東和華南,其中將近70%市場在華東地區,30%在華南。業內分析,如果海螺有意將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場連為一片,未來在東南經濟區,尤其是江西和湖南,與南方水泥的沖突不可避免。
憑借國家政策支持、資金支撐和產業基礎,中國建材已在淮海經濟區和南方地區的水泥市場占據了龍頭地位,總產能從2006年上市之初的1000萬噸激增到1.2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9%左右,與海螺已在伯仲之間。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4月1日表示,公司計劃未來3年內將水泥產能提高到3億噸,其中南方水泥產能達1.5億噸。
不過,目前中國建材的猛烈擴張也遭遇了一些問題。分析人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南方水泥目前仍只是一個松散的聯合體,正在進行的內部整合任務艱巨,強力擠進浙江,卻遭遇產能過剩危機。
華北--冀東爭奪戰
"得冀東者得天下。"在環渤海經濟區迎來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的新一輪經濟增長機遇后,水泥行業就有了這樣一個說法,盡管有些夸張,但卻實實在在地表明了包含濱海新區和曹妃甸工業區在內的環渤海區域建設對水泥行業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受限于水泥行業300公里的運輸半徑,甚至有人認為,想在環渤海經濟發展中受益,唯一的機會就是聯手冀東水泥。對冀東水泥垂涎的包括海螺水泥、中材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等。
針對冀東水泥的爭奪可稱一波三折。海螺水泥很早就對冀東水泥表示了興趣,意圖借機殺入華北市場。2007年6月,冀東水泥擬向機構投資者增發25000萬股。當時曾有消息稱,海螺水泥參與冀東增發的事情已經基本敲定,冀東水泥將分給海螺水泥2000萬左右的股份。
在中國建材控股的南方水泥掛牌成立不足半月,2007年10月8日,中國建材集團與唐山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與唐山企業共同完成對華北、東北地區水泥企業的重組和整合,聯合組建北方水泥公司。當時,唐山市國資委透露,有意向的合作企業包括冀東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