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3日,濟南市市委書記焉榮竹對市委政策研究室撰寫的調研報告《山水集團在全國水泥市場嚴冬中逆勢發展》作出批示:山水集團面對金融危機影響,沉著應對、措施有力、信心十足,創造了很好的經驗。本報今天對山水經驗進行報道,希望對各級各部門和企業有所啟發和借鑒,以實際行動落實“四保”中心任務,共同推動省會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第二大水泥生產企業。今年以來,面對全國水泥市場的嚴冬,他們逆境中尋求突破,困難面前殺出重圍,在北方水泥企業一季度全部虧損的情況下,一舉奪得首季開門紅:一季度熟料產量達到506.38萬噸,水泥產量達到452.23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增長;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5億元、利稅2.4億元,同比增長16.99%和66.82%。
提振信心:在應對挑戰中捕捉發展機遇
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嚴冬,山水處亂不驚、沉著應對。去年以來,集團公司圍繞影響和制約企業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組成多個工作組開展了五次集中調研,研究制定具體的發展思路、內控指標和整改措施。經過對經濟形勢、市場行情的冷靜分析,集團公司領導認為,在困難時期和挑戰面前,也孕育著重大的發展機遇,關鍵是堅定信心、直面挑戰,善于化危為機,敢于逆勢而起。
山水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戰略、市場定位和主攻方向。繼去年提出“穩住陣腳、迷霧突圍、堅定發展、變中取勝”的思路后,今年他們又明確提出了“保利潤、保增長、保市場、降成本”的“三保一降”總體思路,確定了“一二三”計劃任務,即實現一個目標:水泥產能達到5000萬噸;完成兩大指標:實現利潤10億元、銷售收入120億元;抓好三件大事:實施對標管理、完善區域布局、籌備股票增發。在全面完成今年目標任務基礎上,山水還將進一步實施重大投資及兼并重組,為順利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確保2010年熟料產能達到5000萬噸、水泥產能達到8000萬噸,躋身世界水泥10強創造條件。
科技創新:在克服困難中打造競爭新優勢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和急劇降溫的市場需求,山水敏銳地認識到,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堅持理性經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種風險,使企業長盛不衰、立于不敗之地。
在新起點上不間斷地推進技術改造。山水是國內最早從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的企業之一,現已形成一支專業化技術人才隊伍。
為了有效應對金融危機,他們在優化提升原有企業工藝技術指標、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技改投入,重點對2007年底收購的5家水泥企業實施全面改造,迅速扭轉其工藝技術指標落后、經濟效益低下的局面。其中,在山東境內收購的3家企業一舉扭虧為盈,去年實現利潤過億元。
圍繞節能降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節能降耗工作,著力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在所有熟料生產線上均配套建設了余熱發電站。同時,廣泛采用高壓變頻技術,使節電率達到20%以上。目前,山水已投入運行11座余熱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約110兆瓦,年發電8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30萬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約70萬噸。煤耗、電耗、粉塵排放等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去年,山水被評為全省節能突出貢獻企業。
著眼進軍世界水泥10強,加快兼并重組和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山水共兼并收購水泥企業11家,在省內的企業已遍及14個城市。去年,又分別在安丘、沂水、千山、大連等地建成了4條日產5000噸熟料線;在威海、大連、千山等地建成了3個粉磨站。工源日產5000噸熟料線及沈陽、丹東、膠州等地粉磨站也將陸續竣工投產。去年以來開工的十幾個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新增熟料和水泥產能約2000萬噸,相當于“十五”期間五年的增長總和。
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全力拓展城鄉市場。積極開展“市場攻堅年”活動,充分發揮產品和品牌優勢,不斷擴大市場覆蓋面和影響力。緊緊盯住國家和省、市重大工程項目,努力爭取多投標多中標。目前,在京滬高鐵、海陽核電等重大工程建設中,山水已全部中標。同時,通過完善縣鄉銷售網絡,著重抓好縣域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農村市場,基本形成了重點工程占1/3、城區攪拌站占1/3、農村市場占1/3的銷售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