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時間以來,我市市委、市政府充分抓住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利用緊靠珠三角、毗鄰港澳臺、輻射東南亞的區位優勢,主動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市招商引資和產業轉移的氛圍日趨濃厚、思路日益明晰、動力明顯增強、態勢令人鼓舞,特別是在著力破解用地、用電、用工、融資等“瓶頸” 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打造新的產業轉移平臺,積極圍繞毛織加工、制鞋、建材、電子等行業,著力引進對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有重大拉動作用的“創稅型、科技型、生態型”大企業、大項目。利用“兩節”不斷創新招商機制,優化招商理念、拓展引資方式,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推行園區招商、委托招商、上門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方式;同時,致力于進一步優化投資軟硬環境,打造產業轉移載體,大手筆投入資金完善各類園區基礎設施,使我市吸引了一大批轉移項目落戶,特別是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的不利形勢下,市委、市政府調整思路,轉“危”為“機”,僅2009年前二個月全市就吸引了總投資在5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和總投資在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內資項目共30個,其中外資項目4個,總投資1.67億美元,到位外資1270萬美元;內資項目26個,總投資 45.8億元人民幣,到位資金4.09億元人民幣。按行業來分主要為:第一產業項目4個,總投資2億元,到位5000萬元;第二產業項目18個,總投資 48.7億元人民幣,到位4.05億元人民幣;第三產業項目7個,總投資6.47億元人民幣,到位8000萬元人民幣。有代表性的項目主要有:道縣第一期總投資為9.7億元人民幣的珂莎黛制鞋項目,總投資為5億元人民幣的華新水泥項目,總投資為1億元人民幣的東圣電路板項目;祁陽總投資為4.8億元人民幣的凱迪綠色能源開發項目;冷水灘區總投資為16億元人民幣的銅加工項目,總投資為3.6億元人民幣的年產100萬噸干法水泥項目;鳳凰園經濟開發區總投資為2億元人民幣的華源光伏年產300MW太陽能硅片;江華總投資為5億元人民幣的創普水泥項目;寧遠總投資為2.8億元人民幣的富氧底吹6萬噸煉鉛項目;江永總投資為1.5億元人民幣的永康富硒生物科技開發項目。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有特點、有規模的產業體系和積聚效應,汽車制造、卷煙、造紙、毛織加工、新型建材、醫藥化工等六大支柱工業迅速崛起,工業的配套能力進一步增強,為下一階段全力推進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同時,注重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做好已引進項目的跟蹤落實,切實為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對2008年簽約的項目做到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半年大通報的跟蹤督查機制,摸清項目的進展情況,及時為客商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力促合同項目動工建設,力促在建項目早建成投產、早出效益,推動產業轉移項目留得住、發得起。
文章來源:永州市商務局外資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