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訊:臺灣媒體和港媒陸續透露,繼2010年5月26日23時27分,深圳富士康園區發生今年第12起一男性員工墜樓死亡事件后,27日早上富士康出現了13跳,是一名女員工,目前正在搶救之中。筆者認為富士康跳樓事件已呈現匪夷所思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
深圳市政府26日舉行富士康跳樓事件說明會上,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李平表示,雖然政府、企業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問題的復雜性、嚴峻性,并未能有效防止墜樓事件的連續發生。對此,我們感到十分遺憾和不安。
??? 李平指出,富士康科技集團發生的員工連續墜樓事件,是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轉型期出現的特殊問題,有些深層的原因,涉及員工個體、企業和社會多個方面的因素,情況比較復雜。
??? 李平分析說,從個體來看,富士康員工大多數是“80后”和“90后”,時代觀念不夠明確,涉世不深,經歷磨煉不夠,心理比較脆弱,對一些情感糾紛、環境變化、工作生活壓力調節能力不夠。從企業來看,富士康集團相同年齡段的員工聚集在一起,加上企業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容易使一些問題和情緒產生疊加效果。從社會層面看,這些員工遠離家鄉,缺少親人、朋友的關心,社會服務、關愛、支持、援助也不夠,容易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
?
富士康負責人、臺灣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在深圳出席第三屆海峽兩岸心理暨社會學專家團調研座談會,在會場當著社會專家學者、員工代表、媒體記者等千余人的面深深三鞠躬。中新社發陳文 攝
筆者盤點:富士康5個月“十三跳”
??? ●5月27日早上,富士康又出現13跳,是一名女員工,目前正在搶救之中(截至發稿前)。
??? ●5月26日23時27分,深圳富士康園區一名23歲男性員工墜樓死亡。
??? ●5月25日凌晨,觀瀾園區華南培訓中心一名男性員工墜樓死亡,21歲。
??? ●5月21日清晨,富士康一名男性員工跳樓身亡,21歲。
??? ●5月14日,龍華廠區男工梁某從宿舍樓7樓墜地身亡,21歲。
??? ●5月11日,龍華廠區女工祝晨明從9樓出租屋跳樓身亡,24歲。
??? ●5月6日,龍華廠區男工盧新從陽臺縱身跳下身亡,24歲。
??? ●4月7日,觀瀾樟閣村,富士康男員工墜樓身亡,22歲。
??? ●4月7日,觀瀾廠區外宿舍,寧姓女員工墜樓身亡,18歲。
??? ●4月6日,觀瀾C8棟宿舍女工饒淑琴墜樓,仍在醫院治療,18歲。
??? ●3月29日,龍華廠區,一男性員工從宿舍樓上墜下,當場死亡,23歲。
??? ●3月17日,富士康龍華園區,新進女員工田玉從3樓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樓受傷。
??? ●1月23日,富士康19歲員工馬向前死亡。警方調查,馬向前系“生前高墜死亡”。
筆者認為:
??? 深圳富士康跳樓事件不是個例,而是可以延伸到對中國社會現實的拷問。
??? 一、中國—世界工廠背后的隱情
??? 據富士康負責人、臺灣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介紹,富士康在全世界有90萬員工,中國有80萬,深圳就有45萬,僅龍華廠就有20萬員工。
??? 從數字可以挖掘出深層次的東西:全世界90萬員工,中國就占80萬。中國,廉價勞動力的世界制造工廠無可爭議。各大世界企業巨頭爭先恐后在中國擴大生產基地,毋庸置疑,高額利潤回報是其趨之若鶩的最大動力。據官方披露,中國已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原料進口國。在中國,降低原料成本已無可能,唯靠廉價勞動力來平衡利潤的攫取。廉價勞動力,是一種機械性勞動力,不需要過高的文化素質。充其量,是流水線作業的一種附屬。
??? 二、中國教育產業化后遺癥
??? 從跳樓者的年齡可以看到,90后的占多數,而90后是獨生子女的具多,是自我意識特強的一代人,任性不懂忍讓,獨斷不聽勸解,意氣用事最明顯。難道是90后普遍的性格因素讓他們早早殞命?換句話說,18歲左右還是求知求學的年齡段,他們卻過早的走上工作崗位,而且還是從事讓人思維固化的工作。這正是轟轟烈烈的中國社會現狀。為什么會這樣,本人一直認為,中國教育形成的產業化正是讓眾多的學子望“校”興嘆,過早背井離鄉踏上打工之路的直接原因。什么人生價值觀、世界觀,在他們心中是模糊而遙遠的。
??? 三、與社會現實的“博弈”
??? 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互助,已被社會人情冷漠“凍結”得舉步維艱。跳樓事件,某種意義上說,“跳”出了社會各界的意外,也挑動著中國高層的心弦,對中國萬萬打工者以及所有弱性群體,到底該建立怎樣的有效心理防御機制,該怎樣努力來讓社會充滿真正的溫情。
??? 其實,跳樓事件與近期數起傷害學生和幼兒園孩子的惡性案件,可謂同出一轍。不同的是,自殺與殺他。富士康員工跳樓自殺,是自身原因與社會現實的一場“博弈”,最后是忍無可忍近乎窒息的一種另類解脫。而殺他卻是對社會現實問題血淋淋的直面“挑戰”,同時受害者也被動的成為對社會現實的一種控訴。
??? 社會現實,現在以城市化的呼聲最為激昂。現代化、快速工業化、城市化并駕齊驅。讓太多的人在世紀性的潮流中被“甩擠”了出來,變得孑然無依,對應的社會保障卻是姍姍來遲,甚或渺遠無望……牢騷有了、怨恨有了,越積越深。正如魯迅所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一切會好起來的!那時,再向中國社會現實叩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