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9月6日,ST金頂被爆“ST金頂前董事長另類掏空調查”,這一事件在業內引起轟動。據本網所知,2001年底,公司以虧損1744萬元的樣子在運行,自古松以后,浙江華倫又入駐了ST金頂,又開始了另類掏空,使其再次陷入深淵自今不能自拔。
2009年10月,ST金頂在三季度報虧損的同時,賣殼也中途夭折了,這給外界看好的殼資源也大大縮水。在金頂打算賣殼給山西陽光焦化,以此來實施企業自救,但卻不明原因的遭到山西陽光焦化其他大股東的反對,最終以賣殼不成宣告失敗。
業內人士當時分析,經過該公司與焦化公司無疾而終的短暫交易來看,該公司的殼價值實質大幅縮水,不再被市場所看好,令日后ST金頂欲自救的期望越加渺茫;在日益沉重的債務重壓下,最終該公司或只能安身立命于勢在必行的破產重整。
2009年10月26日,ST金頂被中國證監會四川監管局查出“四宗罪”:未披露擔保事項;未披露向非金融機構和自然人借款事項;未披露仁壽水泥核心生產線征用土地的性質及影響;大量交易未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并要求公司在今年年底前改正。
2009年11月3日,公司收到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法院五份,分別是:1.關于原告峨眉山市大為鎮六彬石膏礦與被告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2.于原告陳興明與被告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3.關于原告四川省樂山市沙灣新型特種耐火材料廠與被告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4.關于原告峨眉山市宏盛冶金機械廠與被告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5.關于原告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大石橋鎂磚廠與被告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
并且,公司公告了關于更換董事長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相關事宜,已于9月3日的股東大會選舉了范曉嵐為公司董事長。
11月12日,ST金頂進行了債權轉讓,雖然債權的轉讓對資產的重組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重組還需要有真正力的公司入主,但由于公司大股東華倫集團陷入資不抵債,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了很不利的影響。最后,由于一系列負面消息接踵而至,重組不得已有落空。
11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稱ST金頂三季度末的股東戶數較中報是驟然減少了一半。
與此同時,在ST金頂三季報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幾家投資管理公司悄然出現:如四川隆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50萬股,成為ST金頂第二大流通股東;鄭州永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徐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則分別持有390.07萬股、307.84萬股,占據第五大、第六大流通股東的位置。
這些私募性質的投資管理公司為何會選中ST金頂呢?
"投資這樣一家上市公司的唯一理由便是賭重組。"深圳一位資深私募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盤面來看,ST金頂身陷大股東債務黑洞的事情在今年3月份曝光后,其股價并未出現大幅下跌,而是默默橫盤整理大半年,明顯有資金在悄悄吸籌。
在浙江華倫集團債務黑洞曝光后,市場立刻出現ST金頂將重組的傳聞,包括近期公司管理層的一系列變動,也被認為是為以后的重組鋪路。今年9月11日,ST金頂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推選范曉嵐出任公司新董事長。而范曉嵐的簡歷顯示,其曾在中國鋁業旗下山西鋁廠供職17年之久,2001年至今擔任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黨委書記。由此市場傳聞稱,山西陽光焦化集團將是ST金頂的重組方。此外,四川另一大水泥生產巨頭川威集團也曾傳出將要借殼ST金頂。
值得注意的是,新進的流通股東鄭州永誠投資和西安徐醇投資并非"泛泛之輩"。資料顯示,兩家公司此前曾聯袂出現在*ST偏轉(000697,收盤價9.70元)2008年一季度的第二大、第三大流通股東。隨后在2008年3月6日,*ST偏轉發布公告稱,因大股東正與陜西神木化學工業公司洽談重組事項而停牌。由此可見,鄭州永誠投資和西安徐醇投資對*ST偏轉的重組把握,可謂是"精確制導"。此番兩家投資公司再次聯袂潛伏,是否能重演當年的神奇呢?
12月16日,ST金頂由于無法支付電費及原材料等費用,母公司不得不將四條水泥生產線全線停產。
17日,范曉嵐申請辭去ST金頂董事長一職。據相關認識分析,近期由于陽光焦化所處行業目前并不好,對ST金頂重組無望,便辭去董事長職務。
對于ST金頂發展如何,本網將會及時報道,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