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知情人士獨家向本網透露,在素有“水泥之鄉”之稱的浙江蘭溪市現有的33條新型干法生產線中已經停產31條,僅剩下兩條生產線還在運轉開工。
對于蘭溪市集體停產事件,在筆者求證時,浙江水泥協會一位領導對此表示默認。他認為:“蘭溪市水泥企業集體停產這是企業自身的行為,也是很正?,F象?!?/P>
正如這位行業領導所言的“集體停產是正?,F象”般的司空見慣,筆者了解到,這并不是浙江水泥行業今年首次出現這樣的局面。早在今年1月初,為限產保價,浙江部分水泥企業就有過停(限)產一個月的先例,繼后在4月中旬,浙江衢州、金建蘭(金華、建德、蘭溪)和紹興三個地區的水泥企業還有過12天的停窯限產。
對于此次蘭溪市大規模的停窯停產,上述知情人士分析,這仍是當地水泥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虧損持續等因素所致。
即便在連日來,水泥銷售進入旺季之后,地處江淮流域的水泥市場價格連番上調,形勢相當喜人,尤為關注的海螺、臺泥更是連續三次引領江浙一帶的水泥價格上漲。但據蘭溪市統計局相關人士透露,該市水泥行業依舊持續虧損,截止7月全市水泥行業銷售收入為11.1億元,同比下降8.9%。該人士表示道:“目前蘭溪市的水泥企業利潤繼續虧損。而水泥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不足,都導致了當地水泥價格底部區域徘徊?!?/P>
“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需求量極低,各家水泥企業都有大量庫存,行業虧損加劇等原因已經構成浙江水泥行業屢屢停窯限產現象出現的固有導火索。況且蘭溪市是浙江新型干法生產線最為集中的一個地區,本地市場消化不足,即使價格再有所上漲,但市場也會要求這些企業停產?!苯咏m溪市場的一位水泥企業內部高層評價說,相較于近期蘭溪市集體停產所陷入的水深火熱,該企業已歸屬于南方水泥旗下,日子就好過很多。該高層人士認為,這表明企業停產與否與生產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有一定程度關聯。
據了解,目前蘭溪市仍在開工的生產線為紅獅水泥,該公司在蘭溪本部已擁有500萬噸產能。2009年也是紅獅項目最多的一年,該公司對外宣布的未來集團將實現的3400萬產能中有1000萬是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建成投產的。
針對浙江市場限產保價政策,紅獅水泥的生產管理負責人表示,雖然限產保價政策一定時期里對維護當地水泥行業整體利益會起到作用,但這并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