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9時30分,上海上聯水泥在香港聯交所宣布停牌,然而停牌后至今該公司也未對外發布任何相關信息,一時間業內便對此次停牌眾說紛紜。
為什么停牌?停牌是否意味著上聯水泥將有重大變動發生?14日上午,香港聯交所剛一公布停牌信息,筆者便第一時間電話連線上聯水泥董事會秘書辦公室,試圖獲取關于停牌的部分詳細信息,但連續撥打數次,對方電話均顯示為無人接聽。
“上聯水泥停牌的原因有很多,但從目前的形式來看,與國家政策的直接沖突或許是其最重要原因。”上海某行業協會人士向筆者分析表示,他認為此次上聯水泥停牌,與即將出臺的《水泥產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準入》)有直接原因。據她分析,國家此次出臺《準入》政策,旨在嚴格限制新建產能,嚴控水泥產能總量過剩,其中就提到對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已經高于70%的省份,每年新增水泥總量應控制在本省上年水泥總產量的10%以內;水泥熟料年產能低于人均1000公斤的省份,新建水泥熟料項目必須嚴格按照“等量淘汰”的原則核準以及對水泥熟料年產能超過人均1000公斤的省份,必須停止核準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等政策限制條款。“上海明顯符合上述條件。”該行業人士表示。
事實上,上述行業人士所說的上聯水泥受到了《準入》的影響,是指不久前上聯水泥曾宣布將在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華東市場再建兩條4500t/d的資源綜合利用水泥生產線。按照上聯水泥下達的指標,上述生產線旨在處理上海地區脫硫石膏、粉煤灰、污泥、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為主的回轉窯,打造資源循環利用的工業園區。
但業內人士卻對此表示懷疑,稱上聯水泥此舉在已經過剩的華東水泥市場中“換湯不換藥”,“會導致華東水泥產能過剩急劇惡化。”
“上聯水泥停牌,中間會涉及到很多原因,但不排除受到了當地政府實施《準入》的壓力,最終迫使上聯水泥緩建或者停建上述項目。”該人士稱。
事實上,近期以來,圍繞上聯水泥的新聞就一直不斷,而這些新聞都或多或少地與此次停牌相關聯。今年7月,上聯水泥宣布以代價3600萬元收購一家內資公司,而內資公司將持有西安金鼎51%股權,西安金鼎主要從事影視策劃、制作、分銷及投資以及於中國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隨后,一系列關于上聯水泥進軍傳媒業的消息便不脛而走。而在早些時候,上聯水泥也曾停牌,不過那次是天安中國宣布以2億元的總代價收購上聯水泥的水泥及熟料生產及分銷公司。更有上海相關人士指出,上聯水泥此次停牌,也可能與其久拖不予實現的搬遷問題有關。